要聞港聞

強詞有理:歐洲拒選邊

在美西方長期唱衰和抹黑之下,中國的國際形象被嚴重扭曲乃至妖魔化,一般認為西方民眾對中國的看法應該是負面居多,其實未必。歐洲對外關係協會日前公布一份面向歐洲11國民眾的民意調查結果,近半數受訪者將中國視為「必要的夥伴」甚至盟友,與美國的比例不相上下;將中國視作敵手的比例則沒有達到半數。最值得一提的是,六成受訪者不打算在美國和中國因台灣問題發生衝突後選邊站隊,而是希望保持中立。
這個調查結果反映了一個事實,雖然美西方利用國際話語權,不斷編造謊言,往中國身上潑髒水,但多數歐洲人依然保持清醒,相對理性地看待中國。特別是在台灣問題上,多數歐洲人反對介入的民意彰彰明甚。正如法國總統馬克龍指出,歐洲要減少對美國的依賴,也不要在台灣問題上追隨美國的節奏,避免捲入中美對抗。調查機構也不得不承認,看來歐洲民眾更多是站在馬克龍這邊,不認為中國是危害歐洲的力量,對美國宣揚的意識形態對立並不買帳。
公道自在人心。美國一直把自己標榜為民主典範,粗暴指摘別國「專制」,把21世紀說成「民主與專制」的較量。這種話語術無疑迷惑了不少人,使中國受到各種誤解和指摘。但也有不少人不信美國那一套,尤其當愈來愈多人看穿美國霸權的醜陋本質,對其挑起的所謂民主與專制之爭根本沒有興趣。
中國外事辦主任王毅之前說得很清楚:「一些人擔憂中國會輸出意識形態,威脅別國的價值觀,這完全沒有必要。歷史上的中國就沒有傳教布道的做法,今天的我們也沒有輸出制度和道路的想法。」這就是中方的原則,從不干涉別國內政,只求共同發展,與美國總想將自己一套強加於人恰成鮮明對比,難怪這麼多歐洲人將中國視為必要的夥伴甚至盟友。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不只歐洲人這樣想,其他地區的民眾也是這樣想。沙特外交大臣日前在會見來訪的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時明言,沙特與美國和中國的關係不是零和遊戲,在與美國保持安全夥伴關係的同時,也會加強與中國的合作。在此情況下,布林肯不得不違心地表示不要求沙特在中美之間選邊站。最尷尬的是,沙特王儲在會見布林肯時,現場只擺放沙特國旗,沒有美國國旗,這是不是一種羞辱?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