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無人潛水艇 揪河道污水源頭

潛水艇配備額外加裝的潛望式鏡頭可拍攝水面情況。 潛水艇配備額外加裝的潛望式鏡頭可拍攝水面情況。
潛水艇配備額外加裝的潛望式鏡頭可拍攝水面情況。
【本報訊】污水流入河道易惹衞生問題,惟傳統打開渠蓋檢查的方式既不便,追蹤源頭又花時間、人力物力。環保署近年引入採樣無人潛水艇,在錯綜複雜的渠道內調查污染源頭,提高效率之餘,又免去派遣蛙人下水的潛在危險。
過往環保署收到河道受污染的投訴時,會派人到河道的一帶,先打開重型渠蓋檢查渠道情況,有需要則再派蛙人深入查勘,找到污染源頭。不過該署於接獲沙田城門河受白色液體污染的投訴時便十分苦惱,因部分涉事渠蓋處於高速公路中心,難以封路開啟渠蓋調查。環保署高級環境保護督察李佩珊更稱,調查人員苦思3、4星期仍對污染源頭毫無頭緒,進展緩慢。
採樣化驗 監測城門河水質
該署最終嘗試於渠道出水口放置無人潛水艇,並加裝潛望式鏡頭,從發現污染的地點出發,沿着污水由下而上,反向追蹤源頭,最終於渠道附近發現有白色液體,便能鎖定疑似流出污水的支流,收窄調查範圍,找出污水源頭。
另外,潛水艇可以加配實時水質監測器和水樣本取樣器,在水底不同的深度實時監測水中的溶氧量、酸鹼度、濁度等數據,並能抽取水樣本作進一步的化驗,有助環保署定期監測城門河的水質。
環保署又說,潛水艇在機場三跑道系統工程中也派上用場,能在水流急速、能見度低的水域放出潛水艇,主動監察工程有否按政府要求,將受影響的珊瑚遷移至指定地點,不必等待報告才能了解珊瑚狀況。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