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龍七公:文化產業博覽 香港產業在哪

上星期深圳市寶安區的深圳國際會展中心,舉行第19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文博會」)。據悉,文博會是中國唯一一個國家級、國際化、綜合性的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除了國內各省(包括台灣)、直轄市、自治區和特別行政區的展區,更有粵港澳大灣區專題館和一帶一路國際館。但令人失望的是,香港的展區多處於「無人駕駛」狀態,展區內容欠主題、欠新穎、更欠產業,難道香港文化產業已經如此凋零?
欠缺特色 相形見絀
近日筆者的同事特意抽時間前往文博會考察,發現場內各省市的展區各具特色,也因着各省市的發展方向和程度來作介紹,例如雲南省以早前大熱的文旅主題電視劇為招徠,着重大自然文化旅遊的元素;一些有著名電視台的省份(例如浙江和湖南),展區中有關電視台的元素也會較多。當中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浙江省安排了由青年人組成的慈溪市青瓷甌樂藝術團表演青瓷甌樂演奏。而數字文化展區中,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中影)更設立了多場「微光計劃」的燈光和拍攝培訓課程,即場公開講解拍攝中燈光的使用。
反觀香港的展區特別顯得冷清。就現場的布置和簡介而言,香港在大灣區館的展區,似乎是由一所有關創意教育的非牟利團體所主導,再跟幾間商會及特區政府的「創意香港」合辦。展區有一面「牆」文字介紹各合辦團體,然而整個展區欠缺主題性、展品不多也不突出,也沒有動態的展示。翻查有關機構的往績,似乎過分側重在家具設計單一領域。比對大灣區館的其他展區,有科技文化、互聯網文化;有製造業的國潮設計文化,那怕是發展程度較低的也有他們的農村文化、非遺文化等相關的產業。
在整個展覽中,香港的展區根本無法突出我們最新的文化產業發展,而且彷彿一直停留在上世紀70至90年代,不禁令人搖頭!筆者認為文體旅局和商經局在這一類國家和國際級的展覽中,有需要對展覽活動中帶出的願景、使命和價值,有更明確的掌握,而不應放任而行,畢竟展館是代表香港的對外形象!甚至在市場失靈和第三部門失靈下,政府需要重拾這些展覽的主導工作,做到帶領香港的產業「打天下」。
此外,在這次展覽中,深圳市作為主辦城市,不只得一個展區,而是在大灣區館中,每一個行政區(含「深汕合作區」共11區) 都有一個展區,各行政區對區內文化產業發展作出介紹。這令筆者意識到在香港地區治理改革中,除了現時針對社區民生治理改革外,也需要治理各區的文化和經濟發展,令18區都有能力行銷自己、推動區內產業發展。特別像屯門、元朗等新界地區,文化底蘊深厚,但過去在西式現代化發展中一直被忽略。在中國式現代化下,我們更應思考如何使文化復興,找回香港多樣的文化,建立有真正我們特色的香港文化產業。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