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球場建屋縮沙 樓市冷又拒撤辣
上屆林鄭政府煞有介事推出「土地大辯論」,耗時5個月和大筆公帑,終於將粉嶺高球場列為拓土建屋選項,惟此舉觸動富豪權貴神經,反彈不小。如今林鄭下台,李家超上場,高球場建屋大計亦忽然有推倒重來之勢。規劃署向城規會提交文件,建議將高球場擬建公屋用地暫時修訂為「未決定用途」地帶,表面上是為了符合環評報告的權宜之計,實際上卻會影響建屋數量和時間表。難怪外界質疑,港府有意縮沙走數。
忽然保育 自相矛盾
港府早已定下將粉嶺高球場32公頃土地用作興建1.2萬伙公營房屋及保育區域,預計於2029年落成,但隨着規劃署向城規會提交文件,建議將有關用地暫定為「未決定用途」地帶後,建屋大計隨即出現變卦。當局美其名曰,此舉是為了方便土木工程拓展署與相關部門跟進環評報告的附帶條件,發展局亦支持,更形容是「穩妥的權宜安排」,但連政府也不能否認,這樣做必會影響公營房屋發展規模和時間表。
必須指出,暫定用途提出後,單是城規會完成草圖討論已是今年底的事,接着交給土拓署展開研究,估計又需時約12個月,即最快明年底才能提交報告予環保署署長考慮。明年已是2024年,以港府做事慣性拖拉、欠缺效率、基建無不超支延誤的往績觀之,誰會相信2029年有樓落成?
最自相矛盾的是,港府對粉嶺高球場的保育問題忽然高度重視,卻對其他發展大計的保育問題置若罔聞。正如關注團體指出,發展「明日大嶼」以至北部都會區一樣會有保育問題,港府卻從來不覺得有問題,政客更提出發展郊野公園邊陲,千方百計否定對生態的影響。與此同時,部分建制中人突然認同粉嶺高球場對推動體育發展至關重要,但問題是,粉嶺高球場會籍價值不菲,動輒過千萬元,普羅大眾不得其門而入,所謂收回球場打擊體育發展,恐怕難以服眾。
更蹊蹺的是,鄉議局適時再度提出「上水丙崗村替代方案」,揚言港府應利用村內閒置農地建屋,保留粉嶺高球場。如此不失時機,更加深外界對港府縮沙走數的疑慮。
無可否認,粉嶺高球場有其獨特性,但經過長時間土地大辯論定出的建屋大計,社會早已取得大多數共識,如今忽然提出種種似是而非的理由推遲發展,葫蘆裏賣的是甚麼藥,當然啟人疑竇。本土研究社便開門見山地指出,政府早有明確意向在高球場建屋,現時又列作「未決定用途」地帶,情況相當弔詭也不尋常。尤其分區計劃大綱圖最終須交由行政會議審議,而行會召集人及行會成員均先後多次發聲反對在該處建屋,對照現時計劃被「卡脖子」,難道只是巧合嗎?
正當高球場建屋隨時胎死腹中之際,本港樓市一池死水,樓價下挫,交投淡靜,港府卻依然無意「撤辣」。財爺陳茂波義正詞嚴表示,物業是用來住而非用來炒,在供應仍屬偏緊時,當局要優先照顧自住需要云云。說的比唱的還好聽,但既然要照顧自住需要,那麼,收回高球場明明可以大幅增加公屋供應,解決基層住屋需求,為何當局卻曖昧地將土地暫定為「未決定用途」,擺出打退堂鼓的姿勢?
抱殘守缺 食古不化
可以看見,去年本港樓市下跌15%,若從樓市高峰2019年開始計算,更跌了接近兩成,測量業界甚至預言,今年樓市仍會繼續下跌5%至10%。面對許多小業主慘成負資產,陳茂波卻認為樓市只是「有序調整」、「政府乜都唔使做」,只鬆口表示或為首次置業市民再放寬按揭成數。此招並非新招,2019年林鄭月娥便宣布放寬首置人士按揭成數,樓價800萬元以下物業可做九成按揭,八成按揭的物業樓價上限為1,000萬元。去年陳茂波再放寬相關限制,九成按揭上限由800萬元調高至1,000萬元,八成按揭上限改為1,200萬元。現在又有意再度翻炒,顯示高官也心知肚明本港樓市毫無起色,必須刺激入市。
事實上,港府由2010年開始推出樓市辣招,綜觀過去十餘年,由於市民對住屋需求屬剛性,本港面對土地供應不足、利率長期偏低等因素影響,樓價仍然節節上升。至於去年樓市開始下跌,而且跌勢不止,並非辣招收效,而是環球市況令市民對經濟前景沒有信心。一來本港移民潮未止,二來美國加息周期未完,內外皆沒有利好因素,辣招只會進一步打擊市況,令樓市繼續尋底。近期賣地成績欠理想甚至流標,正是整個社會不看好前景的反映。辣招明顯不合時宜,港府一味抱殘守缺,堪稱食古不化。
別看現屆政府擺出有為姿態,但骨子裏依然不脫嫌貧愛富、不做不錯、怕事避難。從粉嶺高球場計劃生變,到死攬辣招不放,香港房屋問題死結難解,實現了另類「五十年不變」,寧不悲乎!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