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除罩仍需適應期 校園無做好準備

社會復常速度未如預期,因為只是流於形式及口號,而不是實質進展,社會很多範疇都未做好準備,疫情荒廢了3年發展,配套上未能一下子趕上,例如航空運輸旅遊業都人手不足,而市民心理上仍然未完全擺脫疫情陰影,晚上旺區依然人流疏落,公眾場合交通工具不少人仍然戴口罩,而校園情況更明顯,許多學生仍然罩不離口,除罩的反被視為異類。
3月初解除口罩令,社會人士拍手叫好,沙田一名幼稚園5歲男生,戴口罩近3年,以為終可自由自在除下口罩返學,呼吸新鮮空氣展現笑臉,可是全班同學及老師都繼續戴口罩,除罩的他被同學杯葛,「唔戴口罩就唔同佢玩!」整整兩個月鬱鬱寡歡,原本活潑開朗變得討厭上學,家長向老師反映,卻被暗示戴回口罩便沒事,校方變相助長欺凌行為,家長雖曾考慮轉校,但學期尾談何容易,最終無奈妥協。另外一個個案,4月份上水一間幼稚園以防流感為由,下令全校師生必須戴口罩,6歲女生進行球類活動戴口罩,感到侷促不適,幸未釀成不幸事故。
以上這兩宗個案只是冰山一角,戴與不戴口罩在校園變成一個極為矛盾的課題。取消口罩令,戴口罩與否仍然是個人權利與選擇,政府公告更強調佩戴口罩仍能有效減低傳播病毒的風險,同時保護佩戴者和其他人,為繼續保護高危群組,進入醫療設施或安老院和殘疾人士院舍時,仍須遵從佩戴口罩的行政要求。政府專家顧問卻指幼童在3年疫情持續戴口罩,免疫力下降,而觀察不到口形,亦阻礙言語發展,所以不鼓勵課堂繼續戴口罩。政府與專家各有各說,莫衷一是,實在令人無所適從。
近月流感高峰期,加上疫情有反彈迹象,學校不懂得應變,僵化思維將口罩視為保護學生的防護罩,對學生造成困擾,部分學校處理手法亦未如理想,然而背後苦衷不難理解。如今造成學生家長校方三難局面,最大原因是教育局未盡應有責任,沒發放具體校園口罩指引。教育局發言人拒正面回應欺凌事件,亦沒確認學校是否有權自行下達口罩令,只是重申稱3月1日起在校園內毋須佩戴口罩,局方提供專家的建議,讓家長校方協助學生適應撤銷強制佩戴口罩的安排。當局回應之空泛,根本在迴避責任,亦是香港官僚通病。
官僚口號式復常,但卻沒有適時作出相應措施,校園「去口罩化」根本未做好準備。新冠病毒短期內不會在地球消失,流感來來回回,難道一世都要戴口罩!專家都清楚指出,長期戴口罩對身心發育及學習都有影響。學校尤其是較低級別,顯然還需要一定時間適應期,不能一蹴而就。教育局應盡快發放具體指引,校方及家長應好好商量,達成共識,作好清晰安排,亦需要教育學生求同存異,不容許校園欺凌。小小一個口罩,可以影響學童一生,當局豈能輕率對待!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
人人做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