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言集:減低風險
美國與西方不再談與中國脫鈎,而是要減少風險,理由是沒法與中國脫鈎,脫鈎會使它們的經濟乃至國際經濟體系崩潰,形同自殺。
相對來說,生產盡在中國,脫鈎後中國的市場會受大衝擊,卻在衝擊之後還可低水平維持恢復,不像西方的全然瓦解。關鍵是生產在中國,中國經濟的自給程度高,未像西方那樣去工業化、金融化以至泡沫化。當然,西方各國中,德國等受損不如英、美,歐洲一些去工業化較低的國家還可像中國依賴本地生產需求維生,不像英美一下子可能要返回農業社會,但它們龐大的工業和城市人口沒法養活,形勢絕對劣於上世紀30年代的大衰退。這樣的形勢下,美國的美元、金融寡頭和全球霸權怎可維持?縱使武器先進,雄兵百萬,沒有中國的工業生產供應,它又怎樣可以返回戰時經濟的自力更生,把脫鈎最後演變成戰爭求生?只有戰爭才可以讓它們動員社會自給自足。
不能完全脫鈎,便只能部分脫鈎,關鍵行業脫鈎,例如半導體,這便是減少風險。這樣政策的前提,是西方可以把這些關鍵產品、零部件重新生產。在去工業化後再工業化不是單單錢的問題,例如一個行業重建關鍵零部件研發生產,至少是幾萬億美元的投資,耗時5至10年不等或更長,且需要勞工、技術人才、管理經驗。去工業化這麼多年,也多用移民,要一下子地本地化,棄用政治不可靠的亞洲移民乃至西班牙裔,建設工廠,重置技術體系和生產體制比起籌措資金更難。
與此同時,中國不會坐視不動,必然用各種方法提升現有的生產與技術,形勢變成美國西方是後來追趕,未必容易超越中國,況且中國市場比美國大,美國控制不了非西方更為龐大的市場。中國還可用舉國體制來集中資源、人才進行工業競爭,美國西方利潤掛帥的企業體系可以怎樣與之競爭呢?是每一個關鍵產品、零部件都要用政治力量強制、打擊中國企業嗎?它的手能伸得這麼長嗎?能有效執行嗎?美國制裁中國半導體行業,中國反制美國最大的美光,後者的損傷會大於中國的華為、中興等。
單用市場競爭,是不可能壓倒中國,就算兩敗俱傷,美國西方傷得會更重,於是美國西方便會早晚改用政治迫害來達到目的,這便已近乎戰爭了,不只是貿易戰,而是國運之戰,中國會忍讓嗎?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