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捐贈器官掀退潮 鐵腕調查難釋疑

延續生命,大愛無疆。去年本港一名女嬰患上「擴張性心肌病變」引致急性心臟衰竭,急須心臟移植,最終獲內地伸出援手配對器官,成為本港首例,港府亦藉此探討,建立兩地恒常器官移植互助機制。很可惜,部分港人至今仍是聞內地而色變,最近更掀起取消登記器官捐贈風潮,遭特首嚴斥。
現時捐贈器官有兩個途徑,一是簽署捐贈卡,表達捐贈意願;二是在中央器官捐贈名冊登記。目前有逾35.7萬人登記,去年12月至今年4月,新登記有5,091人。但港府發現,同期取消登記的數字不尋常地增加。近5個月,亦即港府宣布研究跟內地探討建立互助機制後,取消登記的申請忽然急增至5,785個,遠高於過去數字。李家超表示,取消登記的數字中,有一半人涉及沒有登記而取消,亦有重複取消,形容如果有人未登記而嘗試取消的行為「可疑」,破壞器官捐贈系統「恥辱」,已要求執法人員跟進有否涉及違規違法,重申會繼續推動與內地的捐贈器官計劃。
必須指出,目前本港的器官捐贈數字仍然偏低,2019年至去年,遺體捐贈每年有介乎42至57宗,惟截至今年3月底,等候移植個案多達2,400宗,即是病人隨時要等50至60年才獲移植,多一人登記,病人便多一分希望。而以獲內地捐心的女嬰為例,她當時情況非常危急,在醫院作出呼籲後,苦候多時仍然沒有合適捐贈者,港府遂向內地求助。適逢內地一名幼童因意外頭部重傷死亡,在內地沒有適合移植其心臟的個案,並發現與女嬰條件脗合,兩地政府遂啟動程序把心臟運送到港,期間全部按機制行事,合情合理合法。據悉女嬰目前健康情況理想,可想而知這絕對是一件人間美事。
然而,中港矛盾並未隨着香港由亂入治而有所緩解,部分港人對內地仍然充滿偏見。自李家超表明將徹查取消器官捐贈是否存在違法後,一石激起千重浪,網民反應極大。一來,器官捐贈屬自願性質,取消登記不可能屬於違法;二來,衞生署的中央器官捐贈登記名冊,網頁只設有「登記」及「取消登記」分項,並無查詢是否已經登記,連立法會議員都認為應新增查詢選項,避免有人沒有登記而取消。
說到底,港府一味訴諸執法部門、動輒擺出鐵腕調查的姿態,未必能有效針對問題,甚至可能適得其反。問題的根子是,港府鮮有向公眾解說與內地建立恒常器官移植互助機制的實質內容和做法,市民一知半解,很容易便被有心人挑動不安情緒。甚至乎,連國際心肺移植協會亦曾發表聲明,呼籲會員不應使用來自中國的器官以進行移植,擔心事件會影響本港在器官移植上的聲譽,當知這種偏見根深柢固。
正如醫管局指出,目前輪候器官移植的人數眾多,香港有剩餘器官運送到內地的機會極低,互助機制下,香港病人受惠的機會更大。市民眼睛是雪亮的,港府必須解說清楚,釋除疑慮。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
人人做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