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強詞有理:小圈子利益

曾幾何時,七國集團(G7)經濟總量佔全球比例最高達到七成,因此被形容為「富國俱樂部」。而今天,這一比例已降至30%,若以購買力平價計算,G7經濟總量還不如金磚國家,若論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G7加起來甚至還不如中國一個國家。常說有多大能力就有多大責任,G7整體實力今非昔比,經濟比重日益銳減,人口更是僅佔全球一成,卻依然以國際社會自居,為全世界定規矩,大搞脅迫外交,對不友好國家指手畫腳,他們到底憑甚麼?是誰給予他們權力?
嚴格來說,G7並非真正意義的國際組織,只是一個非正式論壇。這些所謂的發達國家都有一種自帶的優越感,因此抱成一團,排斥其他國家尤其是發展中國家,正如豪門闊太聚會,總喜歡互相攀比,搬弄是非。但問題是,今天的G7已不是過去的G7,既代表不了國際社會,更無權為全世界定規矩。
過去G7的話題主要圍繞經濟方面,不至於惹人討厭,但近年變質變味,漸漸走入歪門邪道,將經濟問題政治化,以致愈來愈令人反感。這次在廣島舉行的峰會,更是被美國和日本塞入不少私貨,成為專門針對俄羅斯和中國的「批鬥大會」。很明顯,G7已成為一個被美國操縱的政治化團夥,是以犧牲其他國家的利益為代價,為美國謀取政治和經濟利益的團夥。當美國無法通過聯合國制裁相關國家時,便操縱G7拼湊單邊制裁網絡,例如針對俄國,這大概就是G7的最大功能。除了針對俄羅斯,美國還企圖操控G7遏制打壓中國,但顯然不是那麼順利,畢竟這些國家都離不開中國市場,心裏想脫鈎,身體很誠實。
事實上,G7裏面一直存在不同聲音,分歧是常態。美國前總統特朗普執政時,大搞「美國優先」,連盟友也經常被拿來開刀,導致G7貌合神離,瀕臨分裂。拜登上台後極力拉攏盟友,G7才重新「凝聚」起來,但也並非鐵板一塊,只有日本、英國和加拿大唯美國馬首是瞻,法國、德國和意大利未必都願意受美國擺布。
說到底,世界已進入多極時代,正義和規則再也不是由美西方定義。每個國家都有發展的權利,像G7這樣將小圈子利益凌駕於全世界利益,千方百計阻止其他國家發展,顯然與時代格格不入。他們再不學會與其他國家平等對話,遲早被國際社會唾棄。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