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詐騙手法屢創新 陷阱處處要小心

科技改變生活,以前想要買嘢,出街係必須;有時為咗慳錢,或者有咩特別嘢想買,跨區購物都好平常。家陣就方便得多囉,網上購物大行其道,只要喺屋企撳幾個掣,想要嘅貨品就會有專人送上門,莫講話其他區嘅貨品,就連其他國家嘅特產,都一樣買到。之不過,科技帶來方便嘅同時,亦帶嚟危險,好似話詐騙咁,以前啲騙徒又仆又碌,又出口術又做大戲,先呃到一千幾百;依家啲騙徒,整個「釣魚網站」出嚟,受害人閒閒哋都唔見幾萬銀,都咪話唔得人驚!
呢嗱!尋日就有工會聯同騙案受害人舉行記者會,由受害人親身講述自己嘅悲慘經歷。大部分受害人都係因為一個唔小心,有啲人係誤信積分即將到期,有啲人則因為假網站製作太精美,總之誤信個「釣魚網站」仲登入埋自己帳戶,結果咪被盜走信用卡資料,蒙受損失囉。查實大部分受害人好快就發現自己領咗嘢,咪拿拿臨打去信用卡中心求助,希望中止交易或者即時停咗張信用卡。之但係,有信用卡嘅市民應該有經驗,並唔係間間信用卡中心嘅電話都咁容易打得通,有啲搞完一大輪電話錄音選項之後,仲要聽多廿幾卅分鐘音樂,都未必有真人客服聽電話;遇上呢啲情況,受害人點會唔躁呢!
更令人無奈嘅係,有受害人成功聯絡上客服,但連對方都唔清楚需要受害人提供乜嘢證明才可以中止交易,免除款項。即使有啲被盜用嘅交易係發生喺外國,受害人亦提交出入境紀錄作為證明,但銀行依然以涉及「非觸式交易」為由,要求受害人承擔整筆款項。
查實近年信用卡詐騙數字急增,同「非觸式交易」嘅流行不無關係。數據顯示,去年全年一共391宗信用卡騙案,但去到今年首季,已經發生咗229宗,係去年全年嘅六成。當中最常見嘅個案,就係傳統信用卡線上交易同埋「非觸式交易」,包括咗使用Apple Pay同埋Google Pay交易。
值得慶幸嘅係,今次勇敢站出嚟分享經歷嘅受害人,喺經過同信用卡中心多番交涉,並投訴至金融管理局同埋消委會之後,最終都獲得免除款項。之但係,經歷長時間鬥智鬥力、擾擾攘攘,受害人點會唔心灰意冷呢?有受害人批評銀行步步為「盈」,每一步都是為咗自己盈利,冇保障客戶,係「推客戶去死」,雖然有道理,但都夾雜咗啲啲怨氣。至於有意見認為政府應該有制度保障市民,建議政府就「非觸式交易」設監管機制,並提供「一鍵Cut卡」功能等,呢啲建議就更加貼地。
之但係,建議再好,都要官員肯聽先有用。假如港府係從善如流的話,家陣治安又點會咁差,點會有假難民,點會晚晚有斬人呢?各位都係自求多福,惟有事事小心,唔識就多啲問親朋戚友,咁就冇咁易成為騙案受害人㗎啦!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