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非觸式交易詐現 苦主硬食恨難填

鄧家彪(右二)促設「一鍵Cut卡」機制,中為李先生。(林彥汛攝) 鄧家彪(右二)促設「一鍵Cut卡」機制,中為李先生。(林彥汛攝)
鄧家彪(右二)促設「一鍵Cut卡」機制,中為李先生。(林彥汛攝)
信用卡被釣走 斥銀行步步為「盈」袖手
網上騙案層出不窮,不少市民均誤入「釣魚網站」被盜用信用卡資料,蒙受損失。有工會昨聯同受害人舉行記者會。有受害人指銀行以涉及「非觸式交易」為由,要求事主承擔所有損失,斥銀行作為大型機構沒有保障市民,每一步只為自己的盈利,又不滿取消信用卡的時間過長。有議員建議政府就「非觸式交易」設監管機制,並提供「一鍵Cut卡」功能,加快中止交易速度。
信用卡詐騙近年急增,而金融管理局收到有關信用卡未經授權交易投訴方面,去年全年共有391宗個案,而單在今年首季就發生229宗個案,為去年全年的六成。當中最常見的個案為傳統信用卡線上交易,以及「非觸式交易」,即使用Apple Pay和Google Pay交易。
未能制止 求助期間仍遭盜用
李先生是涉及信用卡「非觸式交易」詐騙案的受害者,指自己因為登入兌換積分的假網站,誤中釣魚陷阱,信用卡被盜用9次,涉款約3萬港元。他指信用卡遭人在澳洲盜用,由於信用卡公司不是每宗透過信用卡付款的交易都會發訊息通知卡主,所以自己都是在發生數次交易後才知被盜用。
在發現被盜用後,李先生已即時致電信用卡中心,然而他花近50分鐘仍未成功接通,致電期間仍然有被盜用的情況,他直言作為受害人「好慘」, 明知被盜用都無辦法保護自己。即使成功聯絡職員,但職員仍不清楚李先生需要提供甚麼證明才可以免除款項。李先生批評銀行中心欠缺透明度,即使李先生提交出入境紀錄證明自己未有離港,但銀行仍以涉及「非觸式交易為由」要求他承擔整筆款項。
投訴至金管局 始獲免除款項
在多番交涉後,投訴至金融管理局後,在事件發生4個月後,李先生終獲免除款項,他批評銀行步步為「盈」,每一部都是為了自己的盈利,沒有保障客戶。他直言科技愈發達,市民應該受保障,但他認為現時受保障的是銀行,認為政府需要有制度保障市民。
另一名受害者劉小姐同樣因誤上「釣魚網站」,被盜用信用卡,共損失逾一萬港元。雖然經多次商討,投訴至金管局和消費者委員會後,她成功獲銀行退回款項至信用卡戶口,但她批評銀行在過程中,並無保障客戶,形容「推客戶去死」。
促設「一鍵Cut卡」 加快中止交易
議員鄧家彪指現時「非觸式交易」不受銀行營運守則規管,對消費者的保障乏善可陳。即使金管局近日發出指引,要求手提電話非觸式支付工具綁定信用卡需採取雙重認證,除需要輸入一次性密碼外,亦需要持卡人在發卡銀行手機應用程式上進行確認。
但鄧認為騙徒手法層出不窮,當局應未雨綢繆,要求將「非觸式交易」納入監管範圍,並設交易爭議機制,同時提供「一鍵Cut卡」功能,讓市民可透過網上銀行申請取消信用卡,加快中止交易速度。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