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見證歷史變遷 團體倡點線面保育

擁有百多年歷史的龍津石橋因發展工程而被發掘出土,日後將展示予公眾。 擁有百多年歷史的龍津石橋因發展工程而被發掘出土,日後將展示予公眾。
擁有百多年歷史的龍津石橋因發展工程而被發掘出土,日後將展示予公眾。
【本報訊】九龍城見證香港歷史的變遷,現時仍遺留不少舊日足迹,如昔日「三不管」的九龍寨城、九龍市區最後一條圍村衙前圍村、以及在18世紀已興建的龍津石橋等,有不少保育人士曾建議港府應以「點.線.面」方式進行保育及教育工作,讓小朋友認識香港的歷史文化。
龍津石橋 發展啟德時出土
而事實上,早年渠務署開展啟德明渠活化工程,有地區保育人士指明渠的走線與九龍城區內的古蹟相符,如最南有因啟德新發展而被發現的龍津石橋,見證着昔日渡輪貨運的發展;而昔日「三不管」的九龍寨城雖然只餘石牌、小部分圍牆及公園,但現時亦為區內居民最常到訪之地;而現時正進行復修保育的衙前圍村,將有望成為較完整的歷史建築群,最快在2030年完成工程。
屬啟德明渠中上游、原址為大磡村的鑽石山綜合發展區,當局原計劃重建後將內設活水公園,把大磡村具代表性的三件歷史建築物包括飛機庫、機艙堡及大觀園四號石屋(影星喬宏故居),均計劃在公園內重置。活水公園原預計在2021至2023年份的階段完成,再開放予公眾使用;惟在工程進行期間,港鐵處理被列為三級歷史建築的飛機庫、二級歷史建築的機艙堡時,報告指飛機庫結構老化,不適宜在別處重置,也不適合開放給市民參觀,最終只保留了裏面的一些組件;至於機艙堡則暫時被移走,將來會重置在活水公園;而最可惜的是大觀園四號石屋曾經是三級歷史建築,及後因被降級而不獲保留。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