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筆下風雲:中吉烏鐵路的意義

俄羅斯經過俄烏戰爭一役,被指軍事力量不外如是,法國總統馬克龍揚言,俄羅斯已經輸了,而且淪為中國的附庸。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最近亦改變看法,認為應讓烏克蘭加入北約,原因之一是「俄羅斯不再是過往的傳統威脅」。俄羅斯是否真的輸了暫且不表,但此消彼長,中國藉俄烏戰爭令勢力更加壯大,卻是不爭的事實。
中國─中亞峰會的首日議程即有重磅消息傳出,談了廿多年的「中吉烏鐵路」終於落實興建,「中國—吉爾吉斯—烏茲別克」一旦有了鐵路連接,不僅運輸時間和成本大降,貨運路程縮短900公里,時間節省7至8天,直接帶動中亞經濟,中國的影響力更是進一步擴展。
事實上,修建中吉烏鐵路的念頭早在90年代已經萌生,3國在1997年簽署合作備忘錄,2002年按照中國提出的方案正式簽署協議,但經歷多番波折,始終欠缺實質進展,最大原因是被俄羅斯卡住。
俄羅斯為了對中亞國家保持影響力,不欲中吉合作削弱俄國的地區領導地位,甚至挑起中俄之間的地緣政治競爭,因此中國在這廿多年來都是一籌莫展。詎料一場俄烏戰爭扭轉一切,俄羅斯終於點頭,最大阻力消失,修建鐵路終於拍板。藉着這條鐵路,中國不僅打通中亞,更可接連歐洲,中國國力大幅伸延,國家主席習近平所說的「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從此又可以得到印證。
從俄羅斯海參崴「重投」中國懷抱,下月起正式成為中國內貿貨物中轉口岸;到俄羅斯不再阻止中吉烏鐵路興建,除反映中俄關係變得緊密和互信,亦是形勢比人強的結果。俄國飽受西方制裁,戰爭又陷入膠着,國力不斷被消耗,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想不全面倒向中國也不可能。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