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連續兩日 發黃色暑熱警告 一句鐘後取消

工人在黃色暑熱警告下露天工作。(袁志豪攝) 工人在黃色暑熱警告下露天工作。(袁志豪攝)
工人在黃色暑熱警告下露天工作。(袁志豪攝)
【本報訊】繼前日(18日)首度發出黃色暑熱警告後,勞工處昨日上午10時40分再度發出同樣警告,至上午11時40時取消,歷時一小時,提醒僱主及僱員在警告生效期間採取適當措施,以預防在酷熱天氣下或高溫環境中工作而引致中暑。天文台高級科學主任楊漢賢昨表示,暑熱指數是綜合考慮4大環境氣象因素,不能直接與溫度比較,由於前日天氣普遍較濕,風力較細,令暑熱指數維持在較高水平。
今年氣溫料偏高
楊漢賢在電台節目表示,昨日天氣與前日相若,濕度高、陽光較充足,市區氣溫或比前日更高。而隨着氣候變化,預計今年全年的氣溫會偏高,有機會達到最高氣溫紀錄首10位,提醒市民要特別留意天氣情況。
楊續說,暑熱指數是綜合考慮4大環境氣象因素,包括氣溫、濕度、空氣流通和太陽熱輻射水平得出,不能直接以溫度比較;即使兩個地方的氣溫相同,若風速、陽光、濕度不同,暑熱指數亦會有出入。他又提到,前日下午天氣普遍較濕、陽光充沛,風力亦較細,令暑熱指數維持在較高水平。
在戶外或沒有空調的室內環境工作的僱員會面對高水平的熱壓力,中暑的風險亦相對較高。勞工處提醒,僱主應評估僱員工作時的熱壓力風險因素,並因應所識別的風險因素採取所需的預防及控制措施,包括重新編排工作時段、設置遮蔭上蓋、提供通風及散熱設備、提醒員工適時補充水分及休息。
工作暑熱警告分為黃色、紅色和黑色,勞工處表示,當發出工作暑熱警告時,僱主須在警告生效期間參照《預防工作時中暑指引》提供的準則和建議,為處於戶外或沒有設置空調系統的室內工作環境的僱員,根據其工作的勞動量和其他相關熱壓力風險因素所作出的評估,並在合理地切實可行的情況下按不同級別的工作暑熱警告每小時安排適當的休息時間,以減低僱員中暑的風險。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