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筆下風雲:海參崴戰略意義極大

法國總統馬克龍揚言,俄羅斯已經「在地緣政治上輸了」烏克蘭戰爭,並成為某種形式的中國附庸,是耶非耶?就在此時,中國公布同意吉林省進一步擴大內貿貨物跨境運輸業務範圍,增加俄羅斯海參崴港為「內貿貨物跨境運輸中轉口岸」,6月1日起,海參崴正式成為中國內貿貨物跨境運輸的中轉口岸。清朝時被迫割讓的海參崴,百年之後又「回到」中國的懷抱,中俄關係是否正如馬克龍所說,後者淪為中國的附庸?
隨着美國煽動俄烏戰爭並發起對俄全方位制裁,俄羅斯倒向中國已是必然的結果。普京本來對歐洲充滿期望,冀成為歐盟一員,可惜我本將心向明月,明月偏偏照溝渠,歐洲根本不接受俄羅斯和普京。反觀中俄關係在過去幾十年裏曾充滿猜疑,1969年還爆發邊界衝突,然而形勢比人強,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中俄皆是美西方眼中釘,由是加速兩國急促走近。
事實上,海參崴對中國的戰略意義重大,首先是運輸成本大大降低。中國東北吉林和黑龍江一直通過遼寧大連港中轉海運貨物,路程超過1,000公里以上,如今等於讓吉林省、黑龍江省重新打開出海口,運輸路程縮減,成本自然下降。而在地緣戰略方面,中國東北與俄羅斯和北韓接壤,靠近日本海一側就是俄羅斯和朝鮮半島,過去割讓給了俄羅斯,封死了中國東北通往日本海的出海口,如今則不然,在軍事和航運物流都「豁然開朗」。
世界正值百年未有的大變局,美國以為透過戰爭,消耗俄羅斯之後便可集中力量對付中國,殊不知此舉卻提供兩國合作上不封頂的契機。俄羅斯有油氣等天然資源,中國則有俄羅斯所需的電子產品、家電、汽車等等。是否淪為中國附庸是後話,形同盟友則肯定。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