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坦言集:泰國大選

泰國大選的結果,打破了多年來黃衫軍和紅衫軍的城鄉對抗。這可能是軍事政變後,軍人政權執政不佳,反而把泰國政治裏的不同勢力連接起來,共同反對軍人政權,從而形成今次執政黨大敗,新反對黨崛起之勢。從泰國今次大選,或可得出以下啟示:
一是軍事政變帶來的軍人政權,即使文人化,但權力結構和決策方法不變,大多不會執政成功,緬甸近幾十年的例子便是明證。南韓的例子或可證明集權和集中資源對工業化發展有頗大的推動作用,但工業化初始資本積累完成後,便不可能依靠軍人或軍隊體制繼續發展,南韓也要從軍人政權轉為以民主選舉為主的文人政權。泰國面對着人口開始老化,和東南亞其他人力成本低的經濟體競爭,轉型不易,發展受阻,軍人政府未能克服挑戰,便容易引發社會不滿,導致選舉失利。
二是泰國工業化以外資及加工貿易為主,並不像歐美或中國立足本土。由此形成的城鄉差異、政治取向不同的問題,並沒有解決,現在只是在聯手反對軍人政府時而暫時掩蓋。
三是在現時的全球化和泰國社會的自由開放底下,傳統的社會秩序難以維持,原來王室和軍人等既得利益的體制必然受到衝擊,也形成政治裏年輕和中產一輩改革的要求與壓力。在新政權下,新舊矛盾會激化。
四是泰國實行民主選舉制,不管制度有多少毛病,但已形成社會對政治制約的力量。泰國用軍人干政削減民選比例,結果便是民主選舉中大敗。若堅持軍人干政,便會是另一場政變,社會政治進一步撕裂,經濟必然受挫。單靠軍人,在政治上堵塞社會勢力和利益的要求,而不是疏導,結果不是緬甸式的衰敗,便是政治上沒完沒了的鬥爭,以及人才大量流失,經濟沒法發展。在民選制度已成固有體系,政治上只能求共存,用選舉的政權更替來達成社會妥協,在妥協中求各方諒解、各方合作,維持經濟社會的發展,再在發展中找尋共識,共同利益。
前進黨上台,與其他反對派合組政府,但是它未必可以解決與軍方勢力的矛盾,也不易與代表農村利益的紅衫軍(前總理他信家族)合作。政治形勢極不穩定,經濟也頗難發展。若在此時,美國與日本介入,策動反華政治,情況會更為複雜,中國或許要作應對的準備。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
人人做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