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經濟拮据 分身不暇 抑鬱焦慮 單親家長 背人垂淚

有調查指近90%單親家庭受訪者認為他們不能同時兼顧工作及照顧子女。(曾卓琳攝) 有調查指近90%單親家庭受訪者認為他們不能同時兼顧工作及照顧子女。(曾卓琳攝)
有調查指近90%單親家庭受訪者認為他們不能同時兼顧工作及照顧子女。(曾卓琳攝)
團體斥「無政策幫到」 促當局勿再逃避
單親家庭長期獨自面對經濟、工作及照顧子女等問題,有機構進行問卷調查,結果顯示接近90%受訪者認為他們不能同時兼顧工作及照顧子女,更有單親家庭家長因此壓力爆煲,容易情緒低落和無望,繼而患上抑鬱症、焦慮症、失眠等,惟政府一直未有重視,有組織直指政府「冇咩特別政策幫到」,呼籲政府正視問題、對症下藥,而非選擇逃避方式。
該機構在3月至4月期間進行問卷調查,共有336份有效回覆,是次問卷調查主要了解受訪的單親家庭與疫情期間相比下的情緒及精神狀況、了解受訪家庭照顧子女時及其子女的情緒及社交狀況等,其中54%受訪者依靠綜援為主要收入來源、15%人士為失業人士。
有超過70%受訪者感到生活比疫情前有壓力及經濟未有改善、超過80%受訪者因為近年物價等上升令生活及經濟上更感壓力而令情緒較疫情前波動;接近90%受訪者認為他們不能同時兼顧工作及照顧子女。
調查結果顯示,單親家庭家長因為長期照顧子女壓力、經濟壓力和孤獨,容易情緒低落和無望,繼而患上抑鬱症及焦慮症,亦因疲勞及心理壓力導致其他身體上的疾病,例如失眠等。
漠視需要 04年關閉單親中心
單親協會家庭總幹事余秀珠表示,政府未有特別政策去幫助單親家庭,而單親家庭為社會上「被人遺忘的一群」甚至污名化,但當發生問題時會影響整個社會,建議政府要正視問題、對症下藥,而非選擇逃避,他又稱政府於2004年將所有單親中心關閉,但社會上有很多單親家庭需要,希望政府可點對點幫助、重開單親中心。
議員李世榮也指政府雖然在福利事務上花費很多公帑,但社會的照顧者悲劇仍然不斷出現,希望政府可改變對照顧者的看法,重新從頂層開始整合資源、政策。
有組織建議政府增加社區託兒服務名額,讓有需要單親家庭優先使用;加強精神健康服務及改善精神健康服務分流制度,以縮短輪候時間和避免求診者因其背景增加惡化機會;學校及政府應加強宣傳現代家庭概念,以減少對單親家庭的歧視;增加駐校社工及擴展有關精神健康的培訓至所有教師,及早察覺學生有否出現精神健康問題等。
何女士(背對者)受失眠及焦慮影響,但不知道如何尋找官方途徑進行輔導,飽受壓力。何女士(背對者)受失眠及焦慮影響,但不知道如何尋找官方途徑進行輔導,飽受壓力。
何女士(背對者)受失眠及焦慮影響,但不知道如何尋找官方途徑進行輔導,飽受壓力。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