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基層婦女焗打散工 課後託管應推動

有調查指全港約八成基層婦女現時無工作。(袁家豪攝) 有調查指全港約八成基層婦女現時無工作。(袁家豪攝)
有調查指全港約八成基層婦女現時無工作。(袁家豪攝)
學校自願參與成效存疑 盼延至晚上9時
基層婦女礙於家庭等種種原因而無法工作。適逢昨日母親節,有調查公布全港約八成基層婦女現時無工作,主因之一是日常需要照顧子女;而大多在職的基層婦女僅能從事兼職散工,薪酬微薄、工時不穩且缺乏福利保障,難以改善經濟脫貧。就政府上月建議推行「在校課後託管服務試行計劃」,團體表示支持,認為有助基層婦女重投工作,改善其家庭收入,更可釋放勞動力。
是次調查由香港社區組織協會與基層婦女權益關注組負責,於本月訪問超過200名基層婦女。調查發現,96%受訪者雖然表示,打算在疫情後重投勞動市場,主要是希望幫補家計,改善生活;惟78.4%受訪婦女目前無工作,遠低於本港女性就業率54.2%。94%受訪者又指,不能出外工作,原因是需要照顧子女。
調查同時發現,部分基層婦女即使有工開,但主要從事飲食、清潔等兼職散工,收入微薄,工時亦不穩定。47.7%在職受訪婦女的每星期平均工時中位數為30小時,遠低於整體女性中位數44小時;其每月收入中位數8,250元,亦較全港女性月入15,600元低近一半。
要求當局支援更到位
政府上月建議推行「在校課後託管服務試行計劃」,向有需要的小學生,特別是單親家庭、居於劏房的弱勢社群等,提供託管及學習支援服務,學生可留校至晚上6至7時。社協副主任施麗珊支持計劃,指目前市面的託管服務欠善、名額不足,「在學生熟習的學校環境內推行課託、功輔及課後活動三合一的服務,正好擊中目前有兒童的貧窮家庭之痛點」,以便有需要的家長外出工作,改善生活。
不過施麗珊指出,計劃屬學校自願參與,成效存疑,向當局提出多項改善建議,盼支援更到位。她建議,為吸引更多學校參與計劃,當局應增加撥款並設獎勵金,資助參與學校聘用專責人手;延長計劃服務時間至晚上9時,令在職家長時間更具彈性。同時,建議當局考慮提供接送服務,周末、周日及長假期全面開放校園,長遠更可考慮將計劃擴展至幼稚園,以及初中學生。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