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模仿效應罪案增加 學者促地舖增簽到點阻嚇

陳偉強 陳偉強
陳偉強
【本報訊】屯門光天化日下發生搶劫案轟動社會,亦非今年以來的首宗同類案件。有犯罪心理學家擔心有人有樣學樣,產生「模仿效應」,背後原因與經濟變差及執法部門人手減少有關。有學者盼執法部門在金行等店舖增加簽到點,加強巡邏以警惕賊人。
執法部門破案有責
犯罪心理學家鍾灼輝博士指,店舖行劫此類案件的原因有兩個,其一是疫情後經濟轉差,市民為了得到更多金錢而犯案。其二是執法部門人手短缺,而賊人亦分析及判斷到此景象,加上接二連三的劫案均被大肆報道,不排除有人有樣學樣,產生模仿效應(Copycat),而他們亦有一種心態是執法人員不足,存在僥倖心態,實際上執法尺度並無改變,是人手不足導致錯覺,亦令賊人有機可乘,故執法部門近期也加緊招聘,甚至降低要求。
香港理工大學專業及持續教育學院講師陳偉強稱,近年執法部門對此類劫案的破案率不高,或令歹徒有恃無恐,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盡快破案,挽回市民對社會治安的信心,也對伺機而動的歹徒起阻嚇及警惕作用。他亦建議執法部門擴大巡邏範圍,特別針對珠寶行或名貴錶店等地舖一帶加設「簽到點」。
議員陳恒鑌指,這種接連發生的劫案令人憂慮,不排除有人模仿並犯罪,執法部門應加強宣傳及巡邏,打擊罪犯,並且要盡快破案重建威信,不能讓更多此類案件發生。
陳恒鑌陳恒鑌
陳恒鑌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