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中大與內地合研 水空巡航器

中大與上海同濟大學合作研發「同濟飛魚」。 中大與上海同濟大學合作研發「同濟飛魚」。
中大與上海同濟大學合作研發「同濟飛魚」。
【本報訊】香港中文大學與上海同濟大學合作,最近成功研發一款水空兩棲巡航器原型機,中大機械及自動化工程學系教授陳本美指,這是本港首款可於空中飛行又可於水中潛行的水空兩用無人機;未來考慮會將巡航器應用於海洋生物探索、水空跨域搜救及海事搜救等方面,而成品機希望能於明年推出。
成品機有望明年推出
該款水空兩棲巡航器原型機名為「同濟飛魚」(TJ-Flying Fish),重1.63公斤,航行時毋須人手操作。該項發明於今年2月初發布,目前仍在研發階段,有待改良,預料明年可以正式推出,有望成為日後各行業探索水底環境的重要工具。
在充滿電的情況下,巡航器可分別在空中及水中飛行6分鐘以及巡游40分鐘,最深可到水底3米。它擁有跨領域定位和導航系統,包括全球定位、慣性測量單元、深度計等,因此用途甚廣,包括可運用於航空及水中勘測、遙距感應、災難搜救工作等。
陳本美表示,與一般無人機相比,「同濟飛魚」的獨特之處,在於機身每個支臂末端,均配上一個設有變速箱的推進裝置,可以兩種速度作獨立旋轉,雙速推進裝置可因應水空介質進行切換,提供足夠的推進力之餘,亦能確保輸出效率,同時推進裝置圍繞支架臂旋轉,可控制推力方向及力量,從而加強巡航器在水中的機動能力。
巡航器入水能游。(黃仲民攝)巡航器入水能游。(黃仲民攝)
巡航器入水能游。(黃仲民攝)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