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坦言集:新冷戰

美國正在積極建造新冷戰的架構和體制。
新冷戰是以美國霸權為基礎,一如冷戰,是全方位的霸權,以金融、軍事、政治為主。其中金融和軍事的重要性超越冷戰時期,主因是美國經濟與政治實力大不如前。其他國家,除前蘇聯瓦解後,俄羅斯喪失足夠的抗衡力量外,大多比冷戰時經濟實力有所改善,政治比前更為獨立自主。
美國要鞏固其全球霸權,便不能不靠目前還佔優勢的金融與軍事力量。但動輒利用金融與軍事優勢打壓競爭者,不成功便會產生巨大的反應,競爭者亦會作出強力反制。這與冷戰時期因着核阻嚇作用,兩大陣營都避開直接衝突,各自經營陣營內的發展,對抗多採迂迴曲折的措施,情況大不相同。
新冷戰中,俄羅斯與中國都有核阻嚇力量,當直接衝突出現時,觸發核戰的危機更大。新冷戰涉及的各方,包括美國本土政治,未必會輕易讓衝突提升到核戰階段,就使得美國的軍事優勢只能依靠本身的經濟與生產能力。因多年的去工業化與全球化,美國需要重建國防工業生產能力才可建立其在核武以外的軍事優勢。
而金融方面,美國近幾十年的負債運行,積累龐大國債,對外資倚賴巨大,構成了美國金融巨大潛在危機。一旦操縱不利,在與競爭者的金融戰中很容易爆發內部危機而陷於絕對困境。軍事與金融是美國霸權的優勢,但同時亦可以由這兩方引致霸權崩潰。美國處於一個不穩的處境,新冷戰便同樣處於不穩定的局面。
新冷戰的兩大條件,便是美國要在軍事與金融方面克服潛在的劣勢。一是借烏克蘭戰爭迫使盟國增加國防開支,提升軍備(武器與軍隊)。北約各國和日韓澳等地的國防開支,佔GDP比重便大升至傳統的1至2%以上,美國更甚。西方主張的再工業化,實質變成武器生產的加快工業化。因着美國這樣發展,中國、俄羅斯乃至伊朗、印度、沙特阿拉伯等國家也要回應擴大國防工業,全球的軍備競賽加劇,應比冷戰時期更甚。
新冷戰的特色便是軍事衝突與軍備競賽互為因果,互相促進。從烏克蘭戰爭開始,除核武外,新冷戰的衝突戰爭便無限制。美國不敗,戰爭便會愈演愈烈,若無法解決隨時引發世界大戰。
美國必然加強對國際金融的操控,這可能便是今後幾年國際關係的主調。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