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坦言集:人民幣升值

中美經濟規模的比較,已經不是單純的統計問題,是經濟問題帶上了政治因素。中美競爭主要在經濟,關鍵是誰是全球最大的經濟體。撇除購買力平價的計算方法,一般人只看現價,美國經濟仍大於中國。近年中國經濟增長率遠勝美國,因此兩國差距減少。2021年首季度中國GDP以現價計算,相當於美國的76%,2022年為70%,今年更低至64%。據此有人開始質疑中國的經濟增長方式,認為中國不可能趕超美國。
可是實際的原因,一是通脹因素,中國通脹低於美國,因此由通脹帶來現價GDP的增加,中國遠低於美國。二是匯率因素,人民幣匯值低估,美元高估,用美元作價的現價GDP自然使美國規模浮漲。二者都反映不到經濟的實際競爭力,通脹更破壞經濟發展,壓抑增長。
但是,美國通脹和匯率高的話,卻給美國帶來好處。美國收入浮增產生的虛高購買力,因美元交易,可從中國等國進口得利,填補美國國產的不足,且可以更低的成本享用這些低價進口。美國經濟的增長頗大來自低價進口帶來的經濟效益,此所以美國一直以來都堅持強美元。
中國工業化是以貶值開始,以抑壓本身的生產成本來造就對美國等的出口增長以帶動經濟發展,歐美便長期享有低能源、低進口成本的好處,中國長期把本身產生的利益大部分通過價格轉移歐美,剩下才留本地發展。這是為勢所逼,忍辱負重。可是,今天中國各方面條件不遜於歐美,為甚麼還要貶值來取悅歐美呢?
中國已苦儲備過多,中美競爭惡化,美國追求脫鈎,中國應為脫鈎作準備,一是減少對美出口與進口,把外貿轉移至歐洲及非西方世界。二是在內深耕,減少對外貿的依賴,發展可靠的經濟協作圈,保證生產與市場。三是人民幣升值,打擊對美的低價出口,迫使內地有關企業轉型。另一方面擴大進口,降低成本,且有利友好國家發展。
與此同時,人民幣升值更大的作用在貿易以外。升值可振奮民心,增加人民的購買力。匯率穩定高企,可提高國際信任。升值之後,中國的現價GDP便可大步趕上美國,產生形象和貿易實質的利益。升值更可打擊美元的吸引力,把本國資金留在人民幣資產,同時爭奪海外,包括美國的資金。這兩方面效果屬政治經濟,影響遠大於純外貿考慮。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