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橫眉冷看:應該踏出第一步

金融與產經市場的複雜程度,跟人體可堪比擬。人體最健康的狀態就是不添加任何外力干預,你要是在門牙鑲上牙箍,或在手臂裝上支架,都是反映身體有缺陷,可以的話,應該盡快拆除,切忌習慣成自然,把它們當成身體的一部分。
以聯繫匯率為例,實施至今接近40年,優點固然有,但缺點也不少,譬如近期美國利率急升,因為港幣與美元掛鈎,所以香港的利率政策必須跟隨美國聯邦儲備銀行,即使不是步步緊貼,至少也不能南轅北轍。本地利率的操控權,便變相落入他人之手,如今即使想脫鈎也不容易。一個「支架」在臂上裝了幾十年,你已習慣倚賴它,再想卸下來,自然是十分困難。
所謂「一之為甚,其可再乎?」吸收聯匯教訓之後,但願港府切勿重蹈覆轍。在第3任特首主政期間,鑑於本地樓價升幅過急,故實施了一系列「辣招」,嘗試為樓市降溫。這些措施即使有效,如今也早已完成歷史任務,近日,就連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也忍不住開腔,建議特區政府應該分階段「撤辣」,若然樓市炒風不再,香港沒必要堅持採取措施壓抑市場。
本文執筆時,恰巧有技工到寒舍修理水渠,我隨意跟師傅攀談,問:「如今移民風潮熾盛,師傅你身邊有親友移居海外嗎?」答曰:「當然有,多的是,我的妹妹全家、堂兄全家都剛離港,他們把香港的房子賣了,一家人帶着幾百萬元現金,到外地開展新生活。」這就是香港現況,市場上買樓的人不多,賣樓的人卻不少,炒家幾乎已經絕迹。若要撤銷「辣招」,目前正是最佳時機,即使未必一下子全撤,最少也應接受IMF的建議,嘗試踏出第一步。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