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國際醫療及保健展 吸引300展商

有團隊成功利用納米技術,模擬自然骨骼結構,3D打印植骨支架。 有團隊成功利用納米技術,模擬自然骨骼結構,3D打印植骨支架。
有團隊成功利用納米技術,模擬自然骨骼結構,3D打印植骨支架。
【本報訊】第二屆「國際醫療健康周」將於本月16至31日舉行,期間兩大旗艦活動,包括第3屆「亞洲醫療健康高峰論壇」及第14屆「香港國際醫療及保健展」將同期舉行。今屆保健展雲集逾300家來自世界各地的參展商,香港貿易發展局總裁方舜文表示,今年3月珠寶展、影視展已經有一半海外買家及參展商重新到港參展,預料今年底可以恢復至疫情前的七成水平,並有信心於明年完全恢復。
外骨骼機械人助重新學走路
今屆「香港國際醫療及保健展」雲集超過300家參展商參與,包括中國內地、日本及美國等地;至於場內則設有「生物科技」、「長者復康護理用品」等展區,匯聚多款高端醫療儀器,其中包括用於協助脊髓受損、中風,以及後天腦部受損等病人學習重新走路的「外骨骼機械人」;以及有效將噪音減少九成,讓用者在嘈雜環境中仍能清晰聆聽人聲的「5G 助聽器」等。
另外,亦有團隊成功研發技術,透過利用「仿天然骨光交聯納米複合」材料,模擬自然骨骼結構,3D打印植骨支架,予骨折患者使用。團隊說,由於材料是以有機溶劑製造,並且能夠負載和長期釋放「生物活性分子」,故有助促進患者骨骼和血管生成,加快復原,加上支架能自動溶解,意味患者不用再次進行手術取出支架,減少傷害。
安老事務委員會主席李國棟表示,全球人口老化問題迫切,相信所衍生的醫療需求,包括藥物、居家安老等科技,將為人壽保險、融資帶來商機,協助投資者和醫療界建立商貿關係。方舜文亦表示,本港擁有國際金融中心優勢,知識產權保護亦相對完善,能吸引高質素科技企業;加上本港亦是大灣區的重要橋樑,認為「港澳藥械通」實施後,有助開拓內地市場。
「外骨骼機械人」適用於協助脊髓受損、中風,以及後天腦部受損等病人,以學習重新走路。(袁志豪攝)「外骨骼機械人」適用於協助脊髓受損、中風,以及後天腦部受損等病人,以學習重新走路。(袁志豪攝)
「外骨骼機械人」適用於協助脊髓受損、中風,以及後天腦部受損等病人,以學習重新走路。(袁志豪攝)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
人人做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