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公僕離職潮未止 乘機瘦身實相宜

移民潮下各行各業都鬧人手荒,連過去被視為鐵飯碗的公務員也流失不斷。2021/22年度辭職公務員人數達3,734人,按年倍增,創回歸以來新高,資深公務員流失情況亦趨嚴重。其實,公務員離心離德並非始自今日,2019年黑暴便是證明。與其強加挽留,不如乘機清除瘀血,在千億財赤之下節省開支。
回歸前本港公務員被譽為高效廉能,是一支優秀團隊,但回歸後實行港人治港,所有醜態暴露無遺。到了近年更是亂象叢生,公務員公然參與黑暴發動罷工、港台陰陽怪氣抹黑政府、前線員工蛇王吞泡等等,沒有最離譜,只有更離譜。隨着移民潮湧現,許多「身在漢營心在曹」的公務員不再如意,索性下堂求去。可以見到,2021/22年度的辭職總人數之中,3年年資以下佔1,399人,較上一年度增加450人,增幅約47.5%。此外,服務滿5年至20年的離職資深公務員合共有1,262人,較前一個年度的531人暴升。當局指公務員辭職原因眾多,包括健康或家庭理由、進修及轉職等,強調對政府運作沒有太大影響,將透過不同渠道挽留人才、加強培訓和提拔云云。
港府一直不願承認移民潮存在,把頭埋在沙堆,固然是自欺欺人,但對於公務員辭職人數趨增,委實毋須太過着緊。所謂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要走的人留不住,加強培訓留下來的人、提供更多升遷機會、培養新一代公務員對香港和國家的歸屬感,絕對是好事。雖然目前政府編制有19.2萬個公務員職位,而實際公務員人數則為17.4萬,即空缺率約為9.7%,但17.4萬的公務員隊伍仍然是龐然大物。當局與其急於填補空缺,不如檢討人手,優化公務員隊伍,乘機瘦身,節省開支,實行貴精不貴多。
港府每年用於公務員薪酬的支出超過1,400億元,而且年年增加,2021/22年度佔政府總開支逾兩成四,比前一個年度的不足兩成顯著上升。還未計及資助機構員工薪酬,以及每年數百億元公務員退休巨額開支,這些花費顯然已成沉重財政負擔。如果說,公務員工作卓有成效、盡心盡力為市民服務,這些錢還算物有所值。然而事與願違,公務員效率低下早為人所詬病,何況編外職位愈開愈多,疊床架屋,政績欠奉,納稅人愈來愈覺得冤哉枉也,豈是無因。
當國家奉行官場節約、反對浪費,港府卻一如以往洗腳唔抹腳,豈不令人側目?須知今日的香港早就不是過去的香港,現在庫房空虛,財赤高達1,400億元,連最吃重的賣地收入也隨樓市不景而銳減。更不必說,港府還要同時為「明日大嶼」和「北部都會區」預留發展資金。開源無方,便應想方設法節流,當年時任財爺梁錦松也因為財赤而要公務員「減人減薪」,現在的陳茂波卻無動於衷,一味旨意將來經濟好轉,再不然就是大削基層福利,公務員則年年加薪。如此種種,市民心有戚戚然,何足為奇。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