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港車北上終有期 慎駕勿樂極生悲

中港融合是回歸以來最重要的課題之一,無論是軟件包括精神文化、價值觀及法律制度,以及硬件例如金融、貨幣及交通運輸,都因為存在一定程度差異,不斷衍生矛盾,消耗了整整25年光陰,現在才急起直追,拆牆鬆綁,一步一步實現無障礙融合。
內地車南下實行多時,並非新聞,但港車北上一直只聞樓梯響,只批准常規配額。港府昨日正式公布,「港珠澳大橋港車北上不設配額計劃」,由下月1日起接受申請,獲批私家車可於7月1日起經港珠澳大橋往來香港與廣東省,合資格的香港私家車毋須取得常規配額下,可以經大橋來往香港與廣東省,連續停留不超過30天,每年不超過180天,與現時常規配額制度雙軌並行。
港人近年時興自駕遊,最熱門是日本,但中國地大物博,風光明媚,駕車四處觀光不遜世界任何地方,內地人自駕遊很普遍,香港人望穿秋水,等到今時今日,才正式開始起步在自己國家自駕遊,遲到好過冇到,預料反應熱烈,但注意暫時只限停留在廣東省內,想穿州過省不可能,初期更設置申請數目上限,以電腦抽籤,首周每日200個,第二周起才增至每天300個申請,之後逐步增加,而每日出行車輛數目亦設置上限。萬事起頭難,好不容易制度上才打破悶局,港人惟有耐心地等待,進一步開放。
港車北上固然帶來生機,但銀幣有兩面,同樣帶來危機,首先當然是各處鄉村各處例,駕駛及汽車牌照固然手續要注意,保險以及汽車檢驗亦不能忽視,涉及賠償的法律問題與香港亦分別頗大,無論自身或第三者保障都應做好準備。而內地交通規則當然要熟讀,與香港是截然不同的交通系統,港司機人生路不熟,北上駕駛慎防容易陷「地雷」,樂極生悲。
最明顯是內地行駛方向是「右上左落」,與香港剛好相反,職業司機初期也未必可以即時適應,一般休閒駕駛者要適應更難,而且內地容許交通燈紅燈亮起時,在不妨礙車輛及行人情況下右轉,本港司機一不留神便有機會相撞。而由於繁簡字差異,自駕遊司機未必即時讀懂路牌及標誌,潛伏危機。加上跨境使用全球衞星定位導航系統(GPS)的準繩度有偏差,駕駛者要步步為營,一秒也不能放鬆。
港車北上剛剛才起步,但既然大開方便之門,不會走回頭路,希望愈來愈開放,擴展至廣東省以外,預計港人假期北上自駕遊將日漸普遍,留在香港一兩小時就走完,而在內地可以駕駛長程數日數夜盡興,飽覽感受錦繡河山美景,相信離港度假的動力愈來愈大,恐怕加劇本地消費市場的萎縮,但民心所向,誰又可阻擋這勢頭?時代巨輪不斷前進,汰弱留強,香港不能妄想別人不進步,怕別人趕上便要自己加快腳步,最忌是自己綁手綁腳,把優勢拱手讓人。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