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最低工資輸通脹 打工仔雪上加霜

調查發現歷次最低工資調整幅度過低,甚至追不上同期通脹。 調查發現歷次最低工資調整幅度過低,甚至追不上同期通脹。
調查發現歷次最低工資調整幅度過低,甚至追不上同期通脹。
實施13年零保障 兩年一檢做吓樣
最低工資實施13年,明日起上調至每小時40元。勞工界多年來一直對於每次最低工資的調整水平,以及「兩年一檢」機制持反對聲音,認為對勞工「零保障,只係做吓樣。」有工會參考多年數據,對歷年最低工資對飲食業工人的保障及成效做研究,結果發現歷次最低工資調整幅度過低,甚至追不上同期通脹,打工仔雪上加霜,促請政府盡快「一年一檢」。
通脹8% 等足4年購買力反降
飲食及酒店業職工總會以2011年至今的多項數據,分析歷年最低工資對飲食業工人的保障及成效,發現法定最低工資水平即使明日提高至每小時40元,但自對上一次調整起計算,累積通脹已達8%,除非出現通縮,否則今年經調整的最低工資,其購買力肯定低於2019年5月的水平。以2019年5月價格計算,經調整最低工資後的實質購買力,只有36.9元,若與對上一次最低工資水平37.5元相比,意味基層僱員苦等4年,還要損失6毫購買力。
飲食業最低工資僱員人數大幅下跌,議價能力較低的工人,工資增長極依賴最低工資調整。研究發現,由於最低工資升幅落後於市場工資,飲食業工資分布的第5及第10個百分值的累積增長,顯著低於名義平均工資,其中以快餐業最為明顯,兩個百分值的年均增幅均較名義工資低大約1個百分點。
袋最低工資 低過貧窮線月入
工會認為,最低工資原意在於防止基層工人工資過低,並透過工作賺取工資以支撐工人及其家庭生活成本。然而,現行最低工資的水平卻連「脫貧」都未能達到。研究報告指出,2011年3人住戶的貧窮線為月入1.05萬元,而賺取最低工資僱員的月薪只有不足5,500元,較貧窮線低近一半;2018年最低工資更只及貧窮線四成,意味一個3人家庭,即使兩名成員全職工作,賺取最低工資,仍然未能透過工作脫貧。
工會倡每年一檢 保障打工仔
工會建議政府就最低工資機制作更完善改革,包括為配合每年一檢,將收入及工時統計調查改在每年4至5月進行,並在10月發表統計報告;又建議修訂《最低工資條例》,釐定最低工資水平時須考慮工人及其家庭的生活需要,以及委託最低工資委員會每5年進行一次基本生活需要開支調查,以客觀評估可應付基本生活需要的工資率。最後建議每年調整最低工資時,以生產力增長趨勢乘以最新通脹預測作調整參考,以盡快收窄最低工資和基本生活需要開支的差距。
基層生活困苦,努力工作得不到應有回報。基層生活困苦,努力工作得不到應有回報。
基層生活困苦,努力工作得不到應有回報。
即使最低工資上調至每小時40元,惟基層員工購買力卻不升反跌。即使最低工資上調至每小時40元,惟基層員工購買力卻不升反跌。
即使最低工資上調至每小時40元,惟基層員工購買力卻不升反跌。
通脹猛於虎。通脹猛於虎。
通脹猛於虎。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