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政情:戶外工作易中暑 天文台通知要快

顏汶羽(右)話發生工業意外而導致停工,最終損失都係老闆。 顏汶羽(右)話發生工業意外而導致停工,最終損失都係老闆。
顏汶羽(右)話發生工業意外而導致停工,最終損失都係老闆。
香港位處亞熱帶地區,夏日高溫好易令人中暑,戶外工作風險更高。議員林振昇同顏汶羽兩人尋日(28日)拍片,提到舊年佢哋落地盤通知工友要注意防中暑措施,結果行咗10分鐘就大汗疊細汗。儘管勞工處準備推出,加入「暑熱指數」嘅防中暑指引,但顏汶羽認為要對僱員同僱主都有幫助,天文台嘅通知其實都好重要。
工業意外 損失都係僱主
顏汶羽認為,因為暑熱指數係由天文台負責計算,所以天文台須第一時間作出通知,大家先可以依照指引去做相應嘅措施。至於向外界發放暑熱指數嘅渠道其實有好多,各種電子媒體甚至天文台嘅手機應用程式都得。當然,勞工處亦有責任做好宣傳,等僱員同僱主雙方都清晰掌握,氣溫去到幾多度、或暑熱指數去到邊一個位就要稍事休息,又或者停工。
講開又講,原來尋日係國際勞工組織訂立嘅「世界工作安全健康日」。主張「預防勝於懲罰」嘅顏汶羽話,應利用科技以改善職業安全,畢竟發生工業意外而導致停工,最終損失都係老闆,而政府嘅工務工程,宜帶頭引入智慧工地系統。林振昇就指一啲中小型嘅地盤,承辦商可能礙於成本而難以採用有關工業安全嘅科技,如果政府能提供資助,相信有助提升工作環境嘅安全度。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