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扶貧策略欠精準 議員質疑普及性

本港貧窮問題嚴重。 本港貧窮問題嚴重。
本港貧窮問題嚴重。
研設社區客廳 課後託管
本港貧窮問題嚴峻,立法會昨召開改革扶貧政策和策略小組委員會會議,聚焦精準扶貧。會上議員提出多項關注,指本港有27萬貧窮青年,認為「共創明teen」計劃覆蓋率不足,建議設立「生活工資」予企業參考等。當局回應指,本港是富裕地區,須精準扶貧策略,又認同以往單純考慮收入的貧窮線並不全面,扶貧委員會正研究是否有需要保留貧窮線,以及如何調整計算方式,並將研究設立「社區客廳」和課後學童託管等政策。
議員鄧飛表示在「共創明teen」計劃中,約2,800學童受惠,但實際本港統計卻約有27萬貧窮青年,他質疑計劃對貧困青年的普及性,他續指在計劃中有21名學童因各種情況退出,他指退出學童仍佔一定比例,政府是否有計劃檢討。至於議員陸頌雄詢問政府會否設立「生活工資」標準,供僱主參考工資水平,又質疑有商界議員指「3萬蚊請唔到洗碗工」,實際上大部分仍處於1萬4左右的水平,因此指政府不要太輕率擴大輸入外勞,不然和扶貧工作猶如「左手打右手」。
首階段以50校為目標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指,本屆政府扶貧政策重視精準扶貧,會找出特別需要群組針對提供支援。而本屆扶貧委員會認同以往單純考慮收入的貧窮線並不全面,未能考慮非勞動人口情況,扶貧委員會正研究是否有需要保留貧窮線,以及如何調整計算方式。政府亦特別關注長者、單親及劏房戶需要,其中會考慮利用關愛隊,為長者提供社區照顧,又研究在劏房區設立「社區客廳」,改善劏房戶居住環境。孫又指,為釋放單親家庭勞動力,研究在學校提供課後託管,首階段以50間學校為目標。
另外,他又指,27萬貧窮青年只是理論數字,而此計劃針對點十分清晰,僅是劏房的貧困學童,他指更多單親戶需要幫助,正在研社區客廳與學校課後託管政策以釋放婦女勞動力並幫助有需要的學童。對於3萬月薪洗碗工是否屬實,孫則回應指不清楚,自己沒有應徵,僅知道很難聘請。對於生活工資,孫表示政府立場主要是要處理最低工資的問題。
針對政府會否全面取締劏房,議員鄧家彪詢問當兩至三年後各種簡約公屋和過渡性房屋落實後,政府會否透過行政、立法、服務等手段讓長者和小朋友避免住劏房,孫回覆指劏房長者住戶佔2.5%,認為與其立法,不如考慮讓這部分長者回內地居住,認為此舉「做得到」、有「可能性」。鄧家彪更問及當局有無劏房清單以及幫助整合政府資源,定期探訪劏房戶並設立試點如觀塘。
鄧飛鄧飛
鄧飛
陸頌雄陸頌雄
陸頌雄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