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胎死腹中悲莫名 公院亂象添一筆

本港公營醫療系統亂象叢生早就不令人意外,多麼匪夷所思的醫療事故也會發生。然而,一個小生命即將到來,卻疑因公院醫生一時疏忽,沒有評估產婦子宮情況及拒絕催生,轉眼間胎死腹中,還是令人悲憤萬分。院方事後一味推說已跟足程序,言下之意並無責任。一條小生命不明不白夭折,叫父母情何以堪!
33歲的林太預產期為4月16日,4月14日清晨「見紅」,丈夫於當日中午將她送往瑪嘉烈醫院待產。醫生指林太各項指數正常,並無高血壓亦不屬高齡產婦,而且曾有順產兩胎經驗,判斷為低風險,安排入住產前病房,着她正式作動才通知護士推到產房分娩。豈料到了翌日,有助產士來聽胎兒心跳,竟驚覺心跳停頓,隨即召喚醫生檢查,最終來了5、6名醫生,換了4、5部儀器,均證實胎死腹中。
此事對夫婦二人打擊極大,林太更是終日以淚洗面,精神崩潰。誠然,為人父母滿心歡喜等待兒子降臨,來到醫院待產以為萬無一失,卻以痛失胎兒告終,再堅強的人也承受不了。林先生向本報哭訴,當時有醫護人員指太太子宮空間太小,他們曾要求醫生催生及開刀,卻因催生指引必須為滿41周後的胎兒,太太並非高風險產婦加上屬第三胎而被拒絕。事後與醫院相關人士開會,醫生亦承認沒有為林太檢查及評估子宮情況,林先生懷疑醫生過於大安旨意,導致悲劇發生,要求醫管局徹查及道歉,不希望再有不幸歷史重演。
無可否認,院方表面的確跟足程序指引,林太亦的確不屬於高風險產婦;但實際上,所有分娩都存在一定程度的風險,對產婦又好,對胎兒也罷,醫生的檢查是否細心足夠,至關重要。如今客觀的事實就是,在院方口口聲聲低風險的情況下,最壞的胎死腹中情況卻真實發生,林先生懷疑醫生疏忽,絕對合情合理。試想想,要是醫護人員肯多做一步,不是一味按指引拒絕催生,不幸的事或許可以避免。
這些年,公院醫療事故層出不窮,斷錯症、開錯藥、換錯心、輸錯血、打錯針輪番上演,病人不是被醫殘就是一命嗚呼,早前更發生女病人輪候逾12小時後,死於急症室殘廁內的「等到死」慘劇,益發令人對公院亂象深惡痛絕。每有全城關注的事故發生,醫管局都擺出有錯必改狀,但更荒誕的亂象還是不絕如縷地上演,證明一切都是走過場,從來沒有吸取教訓。可以斷言,今次的胎死腹中慘劇,院方必然又是口說遺憾,實則不了了之,遑論釐清責任。
說來實在可悲,公營醫療質素每況愈下,早就由回歸前有口皆碑,淪為回歸後「有口皆悲」,以致有「一隻腳踏入公院,另一隻腳踏入鬼門關」之嘲。現在不僅病人擔心在公院「等到死」,產婦同樣提心吊膽,最怕踏入鬼門關的不是自己,而是自己的骨肉,那才是比切膚更刻骨銘心的痛。說到底,人手不足不是所有問題的擋箭牌,醫護人員更需捫心自問,醫者父母心是否早已失去了?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