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愈做愈窮難搵食 後生不如向外闖

一個城市係唔係繁榮,端視其有錢人口多寡;根據調查,香港愈有錢嘅人愈想移民,難怪香港具體富有人口只降不升!咁搞法,政府發開口夢都嗌住要「搶人才」,都真係唔知可以搶到啲乜嘢人才?是否可搶到身家豐厚嘅「人財」呢?
本港話就話剛踏上復常之路,之但係百廢待舉,尤其作為社會棟樑嘅青年,就業情況不容樂觀。有政黨尋日公布青年就業狀況調查結果,顯示有近70%嘅受訪青年自認「在職貧窮」,約40%認為就業前景悲觀,逾20%認為收入銳減;佢哋多數表示「食」與「住」兩方面嘅開支較大,最為困擾,促政府優化就業狀況,以及推出更多鼓勵就業措施等。其實,「唉,好窮吖!」基本上係年輕人掛喺嘴邊嘅口頭禪,早喺今年3月,亦有大學作出類似調查,受訪青年有四成自認貧窮,收入低根本冇辦法滿足基本生活需求。咁又係噃!其實除咗「食」與「住」,依家交通費不論港鐵、巴士、渡輪樣樣都加到飛起,「行」其實都佔幾大開支㗎!
政黨透過問卷調查收回552份有效問卷,皆為15至45歲年齡嘅青年。根據分析,15至19歲及20至29歲失業率分別佔整體失業率嘅9.3%與5.8%,認為青年普遍失業率超標。社會應推出鼓勵措施吸引潛在青年勞動力。
睇番政府早前發表嘅香港貧窮情況報告,當中提及2020年嘅貧窮人口,本港18至29歲青年嘅貧窮人口連升5年,創近12年新高,有逾三成25至29歲貧窮青年,當中約九成完成學業,但仍有近七成無業。有學者分析指,除疫情影響,青年就業政策落後,且有學位錯配問題,即使大灣區亦未必係出路。
呢嗱!有議員就強調,政府應着重培養人才,提前規劃人力資源,加強學科與職位關聯性,擴展職學雙軌制課程,以紓緩市場勞動力短缺,鼓勵更多年輕人投身職場。亦有建議,政府可參考先進國家如新加坡等,喺校園中將技能學習與就業諮詢相融,提供青年就讀相關技能課程嘅津貼。又有補充建議,政府可根據現時「展翅青見計劃」,將參加者年齡放寬至30歲,實習津貼由現時5,800個大洋提升至一皮嘢,而實習期則增至3個月;並建議「青年就業起點」每年走訪各中學,提供準畢業生就業諮詢與前景規劃。
阿哥!依家後生仔搵唔到食,見習計劃得嗰幾千蚊,即使加到一皮都唔夠搭車食個早餐,仲展乜鬼翅喎,「剪」翅就有份!呢,倒有高人認為,香港反正搵唔到食,後生仔仲有時間,倒不如出外搵食;時下年輕人拎住本BNO出走大有人在,反正都係窮,點解唔到外面闖一闖,即使未必「博一博,單車變摩托」,也叫見過世面,無悔青春吖!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
人人做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