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橫眉冷看:爭取訴求 方法多樣

近日有京官訪問香港,他在公開講話中特別提醒港人,遊行示威不是表達訴求的唯一方式。自從1997年回歸之後,香港幾乎變成了「遊行之都」,部分人事無大小,都愛走上街頭宣洩不滿,久而久之,使整個城市人心躁動,香港也逐漸由遍地黃金,變成遍地怨氣。
表達訴求不一定要靠遊行示威,相反,遊行示威也不一定能成功爭取訴求。早前,大量法國人走上街頭,抗議政府將法定退休年齡延後兩年,示威規模龐大,比起2019年香港的反修例運動猶有過之。然而,氣壯者未必理直,法國的退休保障計劃已瀕於崩潰,故延後退休年齡、挽救當前危機,是一個負責任政府該做的事。最後馬克龍政府挺住壓力,堅決拒絕示威者的無理訴求,正式落實了退休改革方案。
不合理的訴求,遊行爭取也是沒用;合理的訴求,即使不必遊行,政府很可能也會從善如流,尤其是中國政府,他們特別重視人民的幸福感。去年12月,部分內地居民覺得在疫情中封控太久,希望政府能盡快撤銷嚴格的防疫措施。大部分申訴者只是透過網絡平台發聲,小部分人則在街頭靜靜地舉起白紙示意,全國沒有掀起大規模的遊行,即使有,也是規模極小、快聚快散的形式。到頭來,中央政府馬上體察民情,宣布廢除大部分防疫限制,速度之快,幾乎超過了任何人的想像力。
本欄早前也引述過一個例子,說一位移居歐洲的中國人回鄉省親,見到鄉村衞生欠佳,拍了一段視頻在網上反映意見。不消幾天,主事官員親自來電致歉,未幾,問題便已徹底解決。這位仁兄由是感嘆,原來爭取訴求不一定要像歐洲人般,動輒走上街頭。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