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坦言集:勇敢新世界

我們與絲綢之路經濟發展研究中心、海上絲綢之路協會辦了一帶一路10周年的論壇,反應熱烈。我們定的主題是勇敢新世界。一帶一路倡議帶來的變化,當然是一個新的世界,再不是冷戰的對立或冷戰後的一霸獨尊。而是眾多國家,無論大小均可平等地參與,打破地緣政治的桎梏,以貿易互聯互通。即使經歷美國針對中國的貿易戰與制裁,烏克蘭戰爭和新冠疫情,重建歷史的絲綢之路的基建與貿易擴張,仍然勢頭強勁。
各國中有得益大,有得益小。後者、例如波羅的海三國,政治轉向仇俄反華,自絕於中歐班列帶來的中歐貿易發展,並且用極端的政治禁制經濟文化的交流溝通。相比而言,波蘭既支援烏克蘭,亦堅持中歐班列暢通,積極參與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活動,高下成敗立見。一帶一路不會帶來必然的繁榮發展,關鍵是有關國家的取捨。勇敢新世界的提法,正是說重建新的絲綢之路的過程,仍然會面對不少既有利益與成見的障礙,會有不少困難與挑戰。關鍵是各國能否勇敢面對,用智慧依據國家利益和人民福祉來克服,我並不盲目樂觀。
但面對利益與障礙,最佳的辦法是擴大溝通與交流。香港陷於英美價值與偽歷史的洗腦幾十年,基本缺乏對一帶一路涉及的眾多非西方國家的認識,更遑論了解它們與西方不同利益和看法。此次論壇邀請了二十多國駐港總領事或代表出席,包括美國與俄羅斯,更邀請土耳其與巴基斯坦總領事對話,和多名一帶一路國家年輕人在港發展的經驗交流。
香港是中國最大的國際城市,從來都是依靠國際聯繫而發展起來。一帶一路倡議下,國家委以重任,我們民間的努力是盡可能把不同的各國聚合一起,溝通商量,並以此促成香港更廣更深的國際化。
我們請了卸任的上海合作組織秘書長、烏茲別克斯坦的Norov博士作主旨演講。5年前他已出席我們在港的烏茲別克斯坦發展的研討會。他介紹該國近年才開放,但國內政治與經濟穩定,開放發展迅速,當前全力推動軟件與人工智慧的數碼化和普及,並願意協調中亞5國與香港合作。烏國是歷史上數學的創始國,這方面的傳統和人才資源豐富,一二百萬的軟件人才,香港應有引進和合作機會。
(論壇多謝一帶一路碩士課程同學在會場的協助)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