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編外位濫開不止 職能疊廢時失事

城市發展需要完善的規劃,欠缺周詳考慮下貿然動工,只會製造更多問題;尤其現時本港財赤嚴重,為免「一子錯,滿盤皆落索」,官員「落子」應審慎。奈何港府貫徹「大花筒」本色,近日接二連三要求增設編外職位,甚至在北部都會區發展計劃「十畫未有一撇」的狀況下,當局也要求增設合共23個編外職位,以設立「北部都會區鐵路辦事處」,所涉公帑每年高達4,038萬元;花錢如流水,實讓人無言以對。
北部都會區構思雖好,進展卻異常緩慢,至今尚未見時間表,甚至連最重要的收地工作,也遭遇諸多困難,幾乎停滯不前。自公布北都區發展計劃以來,當局只能收回及清理約30公頃棕地,佔整個發展區僅3%面積,且預料要多花最少4年時間,才有望收回約200公頃棕地,但也僅佔整個發展區約24%。須知道,收地最多只算是整個計劃的首階段工作;土地尚未收回,後續規劃及發展根本無從談起;即使採用「邊收地、邊發展」的模式,收地進度過於緩慢,始終會影響全局!
令人詫異的是,相比起回收土地的龜速,港府在開設相關編外職位方面,堪稱「神速」,造成「糧草未至,三軍先行」的奇景。其中,運輸及物流局在向立法會提交的文件上建議,在路政署下設立專責的北部都會區鐵路辦事處,開設3個首長級編外職位及20個有時限非首長級職位,以統籌及推展各項與北部都會區相關的鐵路項目。
雖然局方解釋,隨着港深西部鐵路(洪水橋至前海)及北環綫支綫進入關鍵規劃及設計階段,古洞站、洪水橋站和北環綫主綫陸續展開建造工程,所帶來龐大的額外工作量,已超出現有人手可應付的範圍,因此有迫切需要成立北都鐵路辦並相應增加人手。局方的建議仍受到立法會議員質疑,其中有議員關注,成立北都鐵路辦後,原本已計劃設立的鐵路署會否繼續推展;局長則指,當局未有放棄設立鐵路署,只因北都區發展較迫切,才建議先成立北都鐵路辦。
常言道:「欲速則不達。」縱然有迫切需要,港府也應從大局考慮,而非草草成立北都鐵路辦「頂住先」。畢竟鐵路署一旦成立,職能很可能與北都鐵路辦重疊,尤其是北都鐵路辦的編外職位時效長達7年,屆時如何分工將是難題;權責不清則容易造成政出多門、權力分散的困局,反而會拖累北都區發展步伐。若然為了避免職能重疊,延遲設立鐵路署,亦可能顧此失彼,不利於本港鐵路發展。
在理想情況下,港府應是盡快設立鐵路署,並由該署統籌北都區相關的鐵路項目;奈何港府太多構思,卻太少幹實事,以致錯失最佳時機,如今追悔莫及。事實上,港府各部門職能分散、架構重疊、權責不清,一直為人所詬病;若然當局能仔細審視,精簡架構,定能抽調人手,應付額外的工作量。編外職位本應作為應急用途,非萬不得已也不開設,現時卻被當局濫用,即使能營造出公務員零增長的假象,也改變不了由市民「埋單」的現實。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