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強詞有理:不能再資敵

解放軍環台島軍演剛告一段落,中國商務部即宣布就台灣對大陸貿易限制措施展開貿易壁壘調查,涉及2,455項產品,包括農產品、五礦化工產品、紡織品。其實不用調查也知道,兩岸貿易壓根兒不公平,陸方一直讓利,台方則諸多設限。過去陸方不計較,是為了表達善意,着眼於和平統一大業,但既然民進黨當局執意「倚美謀獨」,和平統一的希望愈來愈渺茫,大陸有何理由繼續做冤大頭?
台灣商界人士坦言,台灣常常要求其他國家和地區遵守貿易規範,實際上最不遵守規範的正是台灣,禁止大陸這麼多產品進口,就是一種貿易壁壘,一種不合理的對待與歧視。所以很明顯,除非陸方願意繼續讓利,否則調查結果必定對台方不利,即使鬧上世界貿易組織,台灣也必輸無疑。有人說這次貿易壁壘調查代表讓利時代結束,有人甚至形容為經濟核彈,雖不中亦不遠。
去年兩岸貿易總額3,196億美元,台灣順差高達1,560億美元。而去年台灣在全球貿易的順差也不過是519億美元,即是說如果沒有來自大陸的讓利,台灣全球貿易每年都會錄得巨額逆差。有綠營人士本末倒置,反指台灣順差屢創新高,是因為大陸經貿高度依賴台灣。這就叫得了便宜還賣乖,難怪大陸民眾愈來愈反感,要求取消惠台政策的呼聲日益高漲。
實際上,大陸的讓利不但沒有拉近兩岸距離,促成和平統一,反而壯大台獨力量,台灣當局更拿大陸的讓利向美國交保護費,使兩岸漸行漸遠。有台獨分子甚至嘲笑大陸是紙老虎,可見北京確實需要改變思維,即使不想一刀切取消讓利,起碼也應收緊政策,不能再做「資敵」的蠢事。
過去大陸有些人總是將希望寄託在國民黨身上,認為國民黨若能再度上台執政,也許會紓緩兩岸緊張關係。如今看來這不過是一廂情願,現在的國民黨與民進黨已沒有甚麼分別,一個明獨,一個暗獨,不管誰上台,兩岸關係都不會有太大改善。不是嗎?早前馬英九率團訪問大陸,獲得高規格接待,詎料有人竟恩將仇報。隨團成員、台灣政治大學副教授廖元豪回台後在社交平台貼出以腳飛踢大陸公安警車的照片,並聲稱「反攻大陸」。雖然他事後承認這種「屁孩行為」不妥當,但這一踢已將台灣政治人物的幼稚以及國民黨的虛偽暴露無遺。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