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坦言集:中國斡旋

伊朗與沙特阿拉伯的和解,始自兩國在2021年的秘密談判,期間灣區國家(卡塔爾為首)、伊拉克與阿曼都出了大力促成。中國是在2020年提出有關灣區安全與穩定的建議,經多方努力,才在2023年水到渠成。更且在法國總統馬克龍訪華期間,沙特與伊朗進一步深化談判,法國外長與伊朗外長會面,中國的大國影響力披露無遺。
成功的斡旋顯示出中國與談判過程裏眾多國家的緊密合作與協調,拉攏法國外長與伊朗外長會面,更大有促成伊朗核議談判重新啟動的作用,中國的目的與外交努力便不僅只解決沙特與伊朗、遜尼與什葉教派的矛盾,更且要消除西方從1979年宗教革命以來對伊朗的排斥與制裁,這跟中國簽訂與伊朗25年長期合作協議相互配合,給後者掃清障礙,更有助整個中東地區的和平發展。
中國對伊朗的投入,會與沙特和灣區國家資助伊朗工業化互相補足,就如中國2020年10月在聯合國安理會建議所稱,通過多邊努力,讓灣區變成「安全的綠洲」,安全可轉化為區域發展的推動力。中國與阿拉伯國家協議建設命運共同體,便是着眼於灣區、中東以至北非的安全與發展,至少埃及加入對伊朗的安全與發展會更有保證。
沙特、伊朗與中國的關係遠勝它們與西方的關係,西方對它們而言是背信棄義,背負着殖民主義的惡劣紀錄,因而它們與西方的任何協議都不可靠,伊朗的核協議、沙特與美國的關係便是證據。相反,中國是從來信守諾言,沒有殖民主義的包袱,也是殖民主義的受害者,與中東各國命運相同。更重要的是,中國是經濟大國,產業結構與中東的能源為主結構有巨大的互補性,中國的工業也可協助中東國家的工業化、經濟多元化,與已經去工業化和金融化的美國、歐盟大不相同,也不會如中東國家與歐美的政治、經濟、金融乃至文化對立。
中國提出全球安全倡議,斡旋中東的和平,是身體力行,也驗證中國言行的信用與執行能力。不過,沙特與伊朗的和解首先是兩國主動,鄰國相助,中國加入才使之水到渠成。其他國際例子,尤其是烏克蘭戰爭,中國有意斡旋,但烏克蘭與美國一方,與俄羅斯一方還未有妥協和解的傾向。或許有待戰場變化,也可能需一、兩年時間,中國斡旋才有效果。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