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移民潮後遺症多 鴕鳥政策難救火

近年移民潮成為城中話題,開始時各家自掃門前雪,以為與己無關,但移民數量愈來愈多,而且遍及各行各業,對社會影響逐漸浮面,再也不是個別人士的選擇,而是整個香港要共同面對的危機,官僚着眼人才流失,資金流走,有團體提出棄養動物增加,但往往被人忽略的卻是最令人心痛,不少老人家因為子女移民,孤獨地留在香港失去倚傍,「留港長者」已經成為嚴重的社會問題!
許多長者未能跟隨子女移民,衍生一群「留港長者」,調查發現36.6%受訪者有子女在近三年移民,當中63%移民的子女更是長者的最主要照顧者,子女移民對父母身心健康造成負面影響,七成留港長者有抑鬱傾向,風險多出三成半,約四成受訪長者顯示不少令人憂慮的後遺症,包括記憶力變差、經常失眠及減少消閒活動。其中一位83歲婆婆雖然育有6名子女,但自從相依為命的女兒在去年底移民新加坡後,婆婆變成獨居,頓時失去依靠,需要自己處理生活事務,包括自行覆診及繳交雜費,否則隨時斷醫斷水電。
負責調查的機構提出政府應未雨綢繆,為移民家庭預早提供社區支援服務,善用資訊科技支援及培訓,協助「留港長者」適應子女移民後的生活。社會「少子化」與高齡問題已經成為社會計時炸彈及千斤重擔,以往中國傳統觀念還盛行時,「父母在,不遠遊」,大多懂得反哺父母終老,減輕社會負擔,今時今日新一代不需要「啃老」已經很難得,個人主義磨滅孝道,遺下年邁父母遠走他方不覺羞恥,稍有常識都知道多健康的老人家病起來就可以惡化得很快,出外買餸站不穩跌斷骨,起居飲食誰照料?潑出去的水,不能寄望會回頭,這個重擔始終會落在政府肩膀上!
政府高呼要搶人才,不惜簡化「一般就業政策」和「輸入內地人才計劃」的程序,僱主毋須證明本地招聘有困難。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截至今年3月底,已收到逾兩萬宗申請,批准了1.2萬宗,逾9,200人領取簽證準備或已經來港。這些輸入人才或可紓緩人力荒一時,但能夠代替那些移了民的港人,去照顧他們遺下的父母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是理想世界,現實生活中,最終還是要政府來承擔這個責任,可惜香港多年來在安老政策及退休保障嚴重不足,單看強積金怨聲載道、長者等院舍等到死,便可知老在香港不是福氣,而是陷入危機。
人才流失,政府模糊焦點,大事宣揚千方百計招攬人才,對於流失人才的原因卻輕輕帶過,簡直是本末倒置,走了的人不少是精英,在香港有家庭有社會影響性,並非輕易可取代,政府應該先檢討,為何他們有離心,如何留住想走的人?就以醫管局為例,政府每年撥備大量財政預算予醫院管理局,今年所獲的撥款高達909億元,與5年前相比上升近45%,撥款持續年年上升,醫生人手總數出現「不升反跌」,恐怕並非資源問題,而是管理上問題多多,才是導致醫生人手流失的主要原因。管治失當,港人棄城,特區政府若不肯面對現實,繼續用鴕鳥政策去面對移民潮,計時炸彈恐怕會一一爆炸,有沒有能耐去撲熄遍地熊熊烈火?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