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航空業急需補血 引外勞盼鞏固國際樞紐

【本報訊】隨着本港復常之路展開,假期機場更是人頭攢動,但航空業界人力資源嚴重短缺,急需補血。議員易志明昨聯同多個航運及交通工會召開記者會,指現時業界欠缺25,000名員工,建議政府制訂措施包括引入外勞、調整租金及加強培訓本地員工,以配合未來機場發展,鞏固本港國際樞紐地位。
機場需填補近10萬空缺
易志明表示,隨着本港人口老化,疫情以及數年前社會運動導致的人口流失,勞動人口持續下降,現時航空業欠缺25,000名員工,隨着第三條跑道落成,機場未來急需填補近10萬個職位空缺,而航空服務業則面對30%至40%人手短缺。
此外,營運開支包括機場租金高企,工會稱,縱使招聘力度加強且薪酬待遇不斷調整,航空各企業在面對持續上漲的租金等,無法利用有限資源專注招聘人才。而香港國際機場航空公司委員會主席李俊霆坦言,人員流失變相加重現有員工的工時與壓力。
而對於技術人員的流失,工會則形容難以回聘離職的同事,更因聘用條件不夠吸引而難以回聘,例如交通費昂貴,需晝夜輪班且戶外工作,相比白領優勢漸失,而技術人員老化,後繼無人,更令工作開展雪上加霜。
考慮內地航空業界人才較多,工會建議政府引入外勞,增加工作簽證配額,同時加強培訓本地專才,提供技能和職能培訓。容許外勞即日往返,例如考慮通過港珠澳大橋或海上船隻,接送內地勞工到機場禁區工作,毋須入境香港。更希望當局提供資助以挽留並吸引本地員工。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