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龍七公:官場操控賽場 靠體吃體氾濫

二十大之後的第一輪中央巡視於4月上旬啟動。本輪巡視共涉及36個單位,包括30間副部級央企、5間副部級金融機構,唯一接受巡視的政府部門,是國家體育總局,其指向意義不言而喻。
從去年第4季度以來,中國足協幾乎全軍覆沒。從國足前主教練李鐵,到足協主席陳戌源,直至中國足球實際掌門人、體育總局副局長兼足協黨委書記杜兆才,還有大量的足協部門主管、球員、裁判、教練,接受查辦,足球行業可謂全方位坍塌。不僅如此,中國田徑協會主席于洪臣、中國皮划艇協會主席劉愛杰、體育總局政法司副司長胡光宇等也紛紛落台。地方體育部門亦不遑多讓,陝西體育局長姚金榮、江蘇體育局長陳剛、吉林體育局長宋繼新、雲南體育局長洪正華等亦因涉貪被查。
可以說,體育系統腐敗已到了千瘡百孔的地步。按照中紀委的部署,這次巡視體育總局,要深入查找、推動解決體育領域的腐敗,以及深層次體制機制問題。其實,造成今時今日體育腐敗,其體制機制問題毋須查找,人人心知肚明。
隻手遮天 大發橫財
在舉國體制下,體育總局猶如一家龐大的國有企業,各項目協會、管理中心如同分公司,其產品就是體育運動員。為此投入巨額財政資金,在各項賽事上爭奪獎牌。這直接與官僚的政績掛鈎。至於資金分派、運動員選拔、項目管理、資格認證、賽事安排、戰術戰法、獎金發放等問題,一切由官僚壟斷。更有甚者,操控比賽結果,內定輸贏。
總之,官場凌駕於賽場之上,運動員本身是「體育總公司」的員工兼產品,要想借助舉國體制成名,就必須服從安排,否則上場機會都難保。官僚將運動員視作私產,隻手遮天,任意支配。如此體制架構下,官僚「靠體吃體」,大發橫財。
一些標榜市場化的改革,也淪為偽改革、四不像,改革陣仗最大的足球成為腐敗最嚴重的領域。蓋權力主導的改革,必然無法實現真正的市場化,反而為官僚撈金提供了名正言順的途徑。打通了官場、賽場、市場、商場,肆無忌憚,假球、黑哨成為家常便飯。
所以,體制機制不改,即便規模再大的反腐風暴、再徹底的人事洗牌,到頭來仍是換湯不換藥,治標不治本。十多年前中國足協就已進行過一次全盤洗牌,後來亦有體育總局副局長肖天等部級高官入獄。但如今杜兆才、陳戌源等的腐敗程度,卻有過之而無不及。原因很簡單,面對天量的尋租機會、巨大的利益誘惑,公權力無法堵住貪婪的胃口。
要根治體育,根本之舉在於破除權力壟斷,真正按照職業化、市場化思路發展。日韓等國的成功經驗,近在眼前。但這無異於令官僚斷腕自宮,因而根本是與虎謀皮。所以,明明有現成的橋,官僚們卻非要摸着石頭過河。杜兆才們不是第一批,也絕不會是最後一批。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