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跌穿300隻 選擇棲息后海灣 黑臉琵鷺勁減

今年后海灣黑臉琵鷺的數量為299隻,是過去10年第二低的紀錄。(觀鳥會提供) 今年后海灣黑臉琵鷺的數量為299隻,是過去10年第二低的紀錄。(觀鳥會提供)
今年后海灣黑臉琵鷺的數量為299隻,是過去10年第二低的紀錄。(觀鳥會提供)
未來發展放眼北部 團體指響保育警號
黑臉琵鷺全球數量再創新高,惟覆蓋本港及深圳的后海灣的黑臉琵鷺數量卻下跌近兩成。由香港觀鳥會統籌的「黑臉琵鷺全球同步普查2023」顯示,本年度全球黑臉琵鷺達6,603隻,為歷年新高,較去年上升7.2%,增加了441隻。不過,后海灣只錄得299隻,較去年減少70隻,下降19%,而該區域自2016年起一直沒未見突破,今年更跌穿300隻,觀鳥會形容是對香港發出的重要警號。
全球數量達6603隻創新高
是次普查於1月6至8日完成,覆蓋全球約130個地點,共錄得6,603隻,台灣、內地、南韓的黑臉琵鷺數量錄得主要增長。台灣繼續是最主要棲息地,全球約64%、即4,228隻黑臉琵鷺在該處度冬,按年升幅為10.6%。內地今年錄得1,307隻度冬黑臉琵鷺,接近全球總數兩成,按年升幅為15.1%。南韓的度冬黑臉琵鷺亦錄得增幅,數量為54隻,比去年增加了17隻,按年增幅為45.9%。日本的度冬黑臉琵鷺數量則錄得下降,為610隻,比去年減少了73隻,下跌了10.7%。
報告特別提及今年后海灣黑臉琵鷺的數量為299隻,是過去10年第二低的紀錄。數量較去年減少70隻,下跌了19%。后海灣自2010年錄得歷屆普查最多的462隻黑臉琵鷺後,多年來未見突破,2016年起一直維持於300多隻的水平,今年更跌穿300隻,令人擔憂,亦是對香港發出的重要警號。
保護濕地緩衝防線助覓食
黑臉琵鷺主要在后海灣潮間帶泥灘、基圍淺水區,甚至有降水的魚塘覓食。不過,后海灣有近三成魚塘濕地及緩衝區土地由地產商囤積或私人持有。這些土地被荒廢及改變用途,令該帶持續面臨生境質素退化的威脅。若不馬上針對這些棲息地採取更積極的保育及管理行動,恐致失去黑臉琵鷺的重要度冬棲息地。香港觀鳥會總監余日東說,《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的保育與規劃將決定后海灣濕地的未來,北部都會區有必要遵守「濕地保育區」及「濕地緩衝區」的保護防線。
余日東指北部都會區的保育與規劃將決定后海灣濕地的未來。(李志湧攝)余日東指北部都會區的保育與規劃將決定后海灣濕地的未來。(李志湧攝)
余日東指北部都會區的保育與規劃將決定后海灣濕地的未來。(李志湧攝)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
人人做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