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坦言集:或可訪港

法國總統馬克龍在北京會談之後,國家主席習近平陪同他訪問廣州,並在中山大學向學生演講。中國接待他的規格極高,也表達親切的關係。
中山大學前身有份創立的里昂中法大學,代表了早期孫中山時代中法的合作。2014年習近平訪法時參觀里昂中法大學舊址,今次馬克龍訪華訪問中山大學是回報,凸顯出中法教育文化交流的歷史淵源,借此強調當前中法的交流。中法的關係便不只是國家安全、經貿科技層面,也不是中歐關係所可比。此舉實際上反映中法雙方都同意突破歐盟的局限,重新開展中法的直接交流與合作。
在歐盟內,特別是歐洲議會裏眾多小國代表都表現出非理性的反華態度,在歐盟政策方面針對中國。中法強調雙邊關係和在政治以外的歷史淵源,正好擺脫歐盟部分組織把中歐關係列為社會主義與自由民主之爭的政治泥沼,撇除政治意識形態的概念爭議,推動中歐現實主義的交流合作,去意識形態,去政治化,實事求是地按各自國家利益行事。
馬克龍今趟訪問廣州,亦有現實經濟意義。廣州是中國的千年商都,對外開放早於上海,在近代經濟發展,包括改革開放以來,也不遜色。不過,外國元首訪華可到主要城市,為甚麼不可到香港呢?香港是中國最大的國際金融中心、國際都會,包涵着中國近代百多年的歷史。香港回歸也代表中國重大的歷史階段發展,香港是中國一部分,實行一國兩制,被劃為特別行政區沒有把香港分別於中國以外,反而更添國際與中國二者融合的特色。
外國政要訪華之行同時安排他們到港訪問,一是可凸顯香港回歸後對國家的重要性;二是黑暴之後,在美國操縱國際輿論詆毀香港之際,正好向外國展示香港的安定與發展,這會是最大說好香港故事的機會與場合;三是推動外國與香港的各個方面合作,捨外交與政治之外,香港可與任何外國建立經貿、教育、科技、文化的交流合作,進一步發揮國際化的功能作用,也可進一步提升香港的發展水平。
香港作為特區,是謀求發展更有優勢,當前最大優勢是連接中國與世界。香港參與國家的發展大局,應該是國家向外宣傳香港,而香港的國際化亦有助中國的國際化。因此,外國政要訪華,有可能的話,中央政府可讓他們同時訪港,考察香港,與香港合作。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