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不平則鳴:清明告乃翁二次回歸了

今日是香港「第二次回歸」後首個清明節,讀陸游詩「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有感,不期然眼前浮現許多不為名、不為利、不怕苦、不怕死,默默耕耘,奉獻畢生青春為國家、為民族的「乃翁」。好應該告訴他(她)們,香港在實施《港區國安法》和愛國者治港的新選制後,才成功展開「第二次回歸」。在北京兩會後,香港納入偉大民族復興的建設現代化百年大業。
1966年,我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踏入勞校校長室,是我決心選擇到工會服務的前夕。鄒劍卿校長關心約見,她慈祥地問是否真有決心?告誡不要一時衝動;她又拿出《毛澤東選集》給我唸,「做點好事並不難,難的是一輩都做好事」。斗室般大的校長室,是她的辦公和生活間;校長以校為家,畢生為解決工人子弟失學不眠不休。在她逝世很多年後,我才得知她是為國壯烈犧牲的錢興烈士的愛人,犧牲時39歲,在校的老師學生都不知,真是「功成不必在我,成功之中有我」的榜樣。
57年工運事業中,前勞工教育促進會秘書長唐偉先生和前香港洋務工會秘書長盧希賢先生,是我畢生事業的良師和典範,以及精神和力量的泉源。
在港英殖民統治對愛國工會的殘酷鎮壓迫害複雜環境下,他們以會為家,不眠不休地工作。盧生長期眼疾,視力微弱,要靠放大鏡閱讀,對我起草的稿件總是耐心地逐字修改,讓我打下公文寫作根基。唐生長期抱病工作,畢生提倡實事求是,理論聯繫實際,搞調查研究,不唯上、不唯書,堅持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堅持正確的路線方針和政策,為香港愛國進步工運事業創鑄業績。今天香港已納入民族復興的百年偉業,「乃翁」們含笑九泉吧!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