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醫健:健康在您手:蔬果顏色、抗氧化及彩虹飲食

根據衞生防護中心「健康飲食金字塔」建議的飲食原則,成人每天需進食一定分量的蔬果,以確保營養均衡,實際上不同顏色的蔬果為我們帶來的益處有何差異呢?
2020年6月國際研究期刊中一篇關於蔬果顏色與抗氧化能力關係的研究,發現不同顏色的蔬果具備的抗氧化物質及濃度皆有所不同,而紫色、藍色及紅色蔬果大多具有較高的總和抗氧化能力。抗氧化物質對人體很有益,不但能降低身體發炎機會,更有助改善皮膚質素、記憶力及視力。
研究結果根據總和抗氧化能力,將蔬果分成低、中及高抗氧化三個類別:
一,低抗氧化:
綠、淺黃及白色蔬果,含小量葉綠素及類胡蘿蔔素,如青瓜、生菜及椰菜花。
二,中抗氧化:
多為深綠、黃色及橙色蔬果,含較多維他命C、酚類化合物及類胡蘿蔔素,如西柚、杧果及菠蘿。
三,高抗氧化:
紅、藍及紫色蔬果,含較多花青素及酚類化合物,如士多啤梨、黑提子及紫椰菜。
根據衞生防護中心建議,不論蔬果顏色,成年人宜每日進食至少三份蔬菜,半碗熟菜為一份,一碗生菜為一份;生果則宜每日進食兩份,拳頭大小或半碗為一份。另外,較高抗氧化的蔬果如士多啤梨等,宜每星期進食兩至三次,每次半碗。
彩虹飲食更重要
植物化合物的抗氧化能力愈高,抑制損害身體的自由基能力愈大,可幫助強化免疫系統、減低部分癌症風險及預防心血管病。不過要食出健康,亦需要留意自己是否在維持「彩虹飲食」。除抗氧化能力外,不同顏色蔬果當中所含的植物化合物亦有不同作用,如紅色的茄紅素能抗癌及預防心臟病、橙黃色的胡蘿蔔素能改善及預防夜盲症、黃綠色的葉黃素能抗衰老及預防黃斑病變,白色的大蒜素有抗菌及降膽固醇效果。因此,不要單純只進食高抗氧化的蔬果,建議亦要將各色蔬果融入飲食當中。
為自己身體着想,謹記食出「彩虹」。聖雅各福群會社區營養服務及教育中心註冊營養師余韋樂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