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龍七公:環保需要付出 節約自能減費

香港有近三分之二碳排放源自發電,要達致在2050年之前做到碳中和的目標,必須致力降低與發電相關的碳排放,方法之一是減少燃煤發電,轉用相對較環保的天然氣。然而,轉用天然氣發電涉及大量軟硬件投資,而隨着國際局勢不穩,尤其是俄烏戰事引發原油及天然氣價格飆升,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燃料費都大幅上漲,令到許多民眾和耗電量較高的企業叫苦連天。
香港兩間電力公司近年亦逐步降低燃煤發電比例,轉用天然氣發電及努力計劃增加應用以核能或可再生能源生產的低碳電力,目標是減少發電產生的碳排放,同時減輕電費上升的壓力。尤其香港現時是通過管道輸入天然氣,局限了其供應來源和兩電的議價能力。
立法會日前通過6項有關引入液化天然氣發電的附屬法例,主要是因應兩電在龍鼓灘和南丫島設立海上液化天然氣接收站,而制訂相關的航道、碇泊和安全規定。引入液化天然氣供應,有助增加兩電進行全球能源採購的選擇,從而通過競爭來降低價格,提高香港的能源供應穩定性。
正所謂「針無兩頭利」,建設及營運有關海上接收站,同樣需要大量投資和可能產生其他問題,例如代表漁農界的議員,就批評設立液化天然氣運輸船專用航道會影響漁民作業。筆者雖然支持今次修例,但亦關注有關接收站和運輸船衍生的安全問題。
香港近年陸續推行的膠袋徵費、玻璃樽生產者責任制、都市固體廢物徵費,以及立法會即將審議的禁止濫用膠餐具和食品包裝草案,均顯示推動環保是有其社會成本、需要大家付出的,包括市民的生活習慣及企業、行業的營運模式需要改變,相關營運者和消費者的支出都可能增加。
精明用電 積極走塑
因此,要切實推動環保減碳,紓緩全球暖化,同時避免大幅增加市民和企業的財政負擔,最有效方法還是減少耗用各類能源和資源,提升用電的效率,減少浪費,來達致減低費用和對自然生態的破壞。
就用電而言,不少家庭抱怨其電費開支近年升幅高達三至四成,但坊間亦有許多環保專家或精明用家教路,只要將家中電器改為能源效益較高的產品,例如LED燈,以及略為改變個人生活習慣,減少不必要地開燈、開冷氣,關掉備用電器的電源等,即能減少接近一半甚至更多的電費支出。通過政府補貼市民或兩電來壓低電費,不但財政上難以持續,亦可能會削弱了市民節約用電的動力。
筆者早前提出修訂議案,建議將膠袋徵費由政府建議的每個1元再提高至2元,被部分人批評為加重市民負擔。但其實筆者正是希望透過提高徵費,來進一步減少浪費。只要消費者自備環保袋,減少使用膠袋,那就不論是5毫、1元或是2元都毋須支付,減少支出同時為環保出一分力,何樂而不為?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