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港大證活躍症患者長服MPH安全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期望世衞重新審視,將MPH列入基本藥物標準清單。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期望世衞重新審視,將MPH列入基本藥物標準清單。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期望世衞重新審視,將MPH列入基本藥物標準清單。
【本報訊】中樞神經刺激劑哌醋甲酯(MPH)在香港及許多國家是最常用於治療兒童與青少年專注力失調及過度活躍症(ADHD)的處方藥物。雖然很多臨床研究證實短期內服用MPH是有效、耐受並安全,但關於長期服用的耐受性及安全考量的數據則匱乏。世界衞生組織亦因「(對藥物的)益處及嚴重副作用的有效證據在品質和局限上存有疑慮」,拒絕將MPH納入基本藥物標準清單。惟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研究團隊發現,長期使用MPH不會令患者發育不全、增加精神病或神經學相關的不良事件的風險,研究結果已於國際醫學期刊《刺針精神病學》發表。
港大醫學院藥理及藥劑學系系主任黃志基,與澳洲墨爾本大學帶領的國際研究團隊在兩年間,從英國、德國、瑞士、意大利及匈牙利的27間兒童和青少年心理健康中心,共招募1,410名ADHD患者,發現長期使用MPH與成長速度、精神或神經症狀並無關聯,而與服用MPH的組別相比,長期服用MPH者血壓的收縮壓和舒張壓的平均水平及脈搏率雖有一定程度的上升,但升幅在臨床上溫和,加上在過往的研究中亦已證明MPH無增加患者的自殺企圖、全因性中毒的風險,以及可能減輕遭受身體暴力的風險。
冀世衞列入基本藥物標準清單
團隊亦分析64個國家的藥物銷售數據,發現ADHD藥物的使用量僅在高收入國家有上升趨勢,其使用量也遠高於中收入國家,反映國家收入水平或許影響此藥使用量。
黃志基表示,不同國家收入水平迥異,令全球數百萬患者難以取得此藥,一些重度ADHD患者甚至得不到適當的治療,期望今次研究數據可令世衞重新審視,將MPH列入基本藥物標準清單,有助解決中等收入國家使用ADHD藥物不公的情況。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