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燃料價跌不減費 放任兩電宰市民

兩電電費年年增加,今年更按年暴增19.8%和45.6%,《利潤管制協議》早就淪為賺到盡的擋箭牌,港府為虎作倀,任由兩電予取予求,最是令人齒冷。尤其兩電加價的藉口是國際能源價格飆升,惟事實卻是國際燃煤及天然氣價格自去年底持續回落,兩電加價變得毫無合理性亦不符合公義。
猶記得,兩電去年底公布今年電費加幅,驚人程度創歷年之最,激起全城嘩然。惟不管輿論如何口誅筆伐,兩電依然堅持加價,港府更化身代言人替兩電說盡好話。當時兩電美其名曰,國際能源價格飆升導致成本上漲,在不違反《利潤管制協議》容許公司賺取8%利潤的情況下,電費難免有較大波動云云。然而,國際能源價格自去年12月起一直向下,兩電繼續飛擒大咬是否合理,不言自明。
立法會環境事務委員會昨日討論有關事宜,多名議員均質疑兩電繼續加價不合理,要求兩電隨國際燃料價下跌而減電費,結果只獲兩電耍出拖字訣蒙混過關。中電只肯承諾未來3個月燃料調整費封頂,問題是,封頂只是取巧,絲毫沒有反映燃料價下跌的實際情形,遑論減價。港燈也是不遑多讓,指燃料調整費需要數個月時間才能反映國際燃料價格變動,預計年中起始能回落,燃料調整費計算會有6至8個月滯後。擺明加快減慢,拖得就拖。
港府的回應又是如何呢?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雖然承認機制有不足之處,當能源價格急升時,電力公司可以將所有成本轉嫁用戶,但兩電現行的利潤管制協議持續到2033年,要到時才能檢視機制,同時強調要兩電完全同意才能更改協議。很明顯,兩電之所以獅子開大口而有恃無恐,完全是拜港府縱容甚至鼓勵所賜。明知管制協議有不足,港府不是動用行政權力盡快修補,而是大安旨意拖個10年,更任由兩電做主導,聲稱只要兩電不同意,協議便不能改,簡直豈有此理。以兩電賺到盡的作風觀之,要它們自願減價根本不可能,政府作為監管角色軟弱無力,市民淪為俎上魚肉,所謂以民為本、以結果為目標,簡直就是笑話。
必須強調,電力為民生必需品,兩電並非一般私營企業而是公共事業,港府絕對不能簡單地以商業機構視之。何況兩電做的是壟斷和獨市生意,港府既不引入競爭,又不對賺到盡的機制設限,市民只有被宰割的份兒,積累的民怨絕對不容小覷。兩電每次加電費,都將所有上漲的成本轉嫁消費者,一加俱加之下,各行各業經營成本必然上漲,最終又是羊毛出自羊身上,通脹趨升,市民生活百上加斤。
不管怎麼說,管制協議只保障兩電賺到盡,市民被迫捱貴電,根本是一種剝削。社會要求開放電網,引入內地供電,增加競爭,這個訴求已提出多年,港府亦表示研究增加引入內地核電,爭取穩定電價。那麼就不應議而不決,蹉跎歲月,趁今年兩電利潤管制協議中期檢討期間,加快落實引入內地供電。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