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龍七公:低出生人口問題值得關注

由於中國人口去年出現負增長,結果剛上任的新總理李強要就外界關注負增長會否拖累經濟發展的問題作出回應,說中國的人口紅利還在,勞動人口近9億,每年新增勞動力也高達1,500萬人,發展動力依然強勁。
要點一:同樣困擾香港的問題。其實,出現人口負增長現象的又豈止內地?看看我們自己,本港去年只有約32,500名嬰兒出生,出生人口是過去30年有紀錄以來最低的數字。另一方面,有機構最近訪問了近1,200名18歲以上的香港居民,結果顯示76%受訪者沒有生育計劃,而新冠疫情只是當中56%受訪者不願意生育的理由,頭3個主要原因是缺錢(90.5%)、工作時間長(87%)和無力置業(86.4%)這些更為「恒常」的問題。
要點二:低出生人口帶來的後果。在過去的70年裏,對於很多國家和地區來說,過高的出生率是困擾着社會和經濟的主要問題。那年頭,就連香港的傳媒也整天播着《兩個夠晒數》那個家計會的節育宣傳短片。到了今天,雖然高出生率仍然是某些國家要面對的問題,但對於很多其他國家來說,政府要處理的問題已變成是出生率過低了。
對任何地區的人口結構來說,低生育率所減少的並不是所有年齡層的人口規模,而只是年輕人的人口數字。低生育率的一個主要後果就是未來人口的生產力必然會下降,如果人口要在數字方面做到可持續發展,就必須在某個時間點上停止出生人口過低的情況。筆者認為低生育率好像是惡性循環,維持的時間愈長,就愈難扭轉人口下降的大趨勢。
整體社會勞動力下降
現在讓很多政府頭痛的,是低生育率引致整體社會勞動力下降。有人估計過,如果目前的人口趨勢沒有重大改變,從1999到2050年,日本的勞動力就會從6,800萬下降到4,600萬,德國從4,100萬下降到2,800萬,意大利則會從2,300萬下降到1,400萬。這樣規模的萎縮,當然會對社會的生產力造成非常明顯的負面影響,那便是很多政府相當着急的原因了。
要點三:特區政府應認真面對。筆者認為,低生育率對於香港來說,是個必須處理也應該扭轉的問題。要提升嬰兒出生率,就必須跟想當父母的適齡人士建立某一種新的「社會契約」。在這個契約裏,養育小孩子的人不應該由於有了小朋友而要在經濟方面處於不利地位,只有這一點做到了,才能鼓勵他們認真考慮生孩子的問題。政府可考慮的支持方法其實很多,例如在稅務系統裏承認和支付部分養育小孩的成本,或者直接為每名新生嬰兒的父母提供現金津貼,這都有助減輕他們的經濟壓力。再者,提供優質而容易負擔的託兒服務,為父母雙方提供孩子出生時的法定假期,或者讓生孩子的員工先轉為兼職工作,但日後必須可以重返全職工作等,都會是鼓勵性的措施。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