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公院崩壞如重症 改革醫療不留情

最近城中最熱門話題,莫如公立醫院連番墮物意外,愈揭愈不可思議,由手術燈到假天花,位置無孔不入,無論是病人或職員都隨時受害,本來醫院應該是安全地方,卻讓人擔心自身安全,而且像傳染病,多個聯網都有類似事件,而且有迹象非一日之寒,只是過往未受重視,今時今日陸續揭發,引起大眾注意,才會公諸於世。
缺乏關顧 病人受氣
昨日一日又有兩宗醜聞事件曝光,首先是明愛醫院,病人投訴病房提供的被單染有一大塊血漬,既礙眼亦不衞生,病人要求更換卻被拒絕,教人百思不得其解,難道整個病房沒有額外的清潔被單可換,抑或是有人故意留難病人,擺出高高在上姿態,暗示入了公院便要有心理準備,對服務不能有合理要求?醫者應該有父母心,令病人擔驚受氣,對治療恐怕有不良影響。心態決定一切,若果把治病工廠化,缺乏關顧,病人淪為產品,難怪醫療事故不絕於耳。
另一單事故則是關於設備,大埔那打素醫院日前有病房床頭燈組件鬆脫及移位,幸沒有病人或職員受傷,院方安排檢查院內其他同類裝置。令人憂慮的是,每次都是出事後才匆匆忙忙調查補救,平日醫院保養去了哪裏?金玉其外,爛透其中,醫管局作為管理機構,絕對要清楚交代,各院事件是否偶然?到底是否要更換承辦商,否則事件沒完沒了,嚴重破壞醫院與病人的互相信任。
歸根究柢,政府把管理公院重任都交給醫管局,以為可以高枕無憂,怎料所託非人,醫管局僵化及山頭主義,正正是問題的根源。不知是哪個天才的主意,把醫院分開聯網,美其名資源可以互相共享,實際上有些醫院永遠都被忽視,遷就網內的龍頭醫院。將軍澳人口升了又升,直到現在還沒有提供產科,與區內需求嚴重脫節。西貢、將軍澳區人口增長率是全港第4,而處於15至49歲生育年齡嘅婦女則逾13萬人,將軍澳醫院僅提供產前檢查及產後護理,住院產科及新生嬰兒深切治療服務需跨區至觀塘聯合醫院,或者光顧昂貴的私家醫院。政府本傾向預留將軍澳醫院部分擴建範圍作婦產科,但醫管局卻以醫護人手,及該區分娩孕婦數量不足為由擱置計劃。
醫管局管理不善,未能善用資源亦沒有遠見,人口老化早已響起警號,本港多年來過分倚重公營醫療系統的後遺症,只會愈來愈嚴重,基層要使用公院服務,隨時等到死,像急症要輪候近10小時,專科要排三四五年,恐怕和等公屋上樓一樣,醫管局早應該和政府想辦法解決或紓緩,然而一拖再拖,上屆政府所謂制訂基層醫療健康藍圖框架,減輕公營醫療系統壓力,卻是交予下屆政府考慮,自己就拍拍屁股走人。
現屆政府口說改革,但還有4個月便滿了一年,有甚麼成績拿出來?反而是公院墮物事故層出不窮、遍地開花,比上屆「青出於藍、後來居上」。高官稱以預防為重、以社區為中心,達致重預防、早治療,但這些需要私家醫生配合才能有效運作,問題就是公私營的鴻溝,金錢是最大問題,投放更多資源推動基層社區醫療,那是否代表減省公院醫療預算?上月發表的財政預算案,果然在衞生醫療開支開刀,醫管局撥款錄10年來首次減少,醫管局本來都已經資源不均,再閂水喉恐怕只會更惡性循環,受累的最終都是病人。
人口老化是全世界共同面對的問題,但人家的醫療制度早已經未雨綢繆,台灣的全民健保為人稱譽,主要是推行多年,行之有效,其中一個主要關鍵就是強制,從出生開始就要投保。反觀香港所謂醫保,商討多年來,最終左改右改,雷聲大雨點小,以自願醫保形式出現,頂多是較優化的醫療保險,與全民保障沾不上關係,說要把病人從公營拉去私營,更加是癡心妄想。眼見現有醫療體系走向爆煲之路,醫衞局及醫管局現在卻忙於為連串墮物事故「拆彈」,恐怕真正的醫療改革,在這5年任期都難有寸進。
大刀闊斧 清理醫局
沉船當然會引起跳船潮,公立醫院連基本工作安全也成疑問,加上長久以來人手不足,出錯機會大增,誰都不想成為病態醫療制度下的犧牲品,投向私營機構趨勢一發不可收拾。醫護人手流失只會愈來愈嚴重,引入海外醫生又受到極大阻力,保護主義根深柢固,說是搶人才,若果真的是開放海外醫生來港執業,可以自由選擇,有能力的會擇木而棲,私營機構壓力較細,收入更豐厚,有誰會來蹚公立醫院的渾水?
醫療體系病了,百病叢生,而且病得不輕,病入膏肓,腫瘤擴散至各部位,不適合做微創手術,需要大刀闊斧,大膽改革,面對阻力更加不要退縮,長痛不如短痛,短暫陣痛可以換來病人的福祉。首先開刀的應該是比白色巨塔更故步自封的醫管局,現在淪為管醫局,最起碼是減少一些動口動筆,指手畫腳搞政治的行政冗員,挽留動手救人的前線,年薪5、600萬元負責出來道歉的筍工,今時今日財赤的香港負擔不了吧。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
人人做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