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強詞有理:脫鈎談何易

多年來,美西方一直試圖減少對中國產業鏈和供應鏈的依賴,甚至企圖脫鈎斷鏈,但至今無法做到,對中國某些產品的依賴程度反而日益加深。英國《經濟學人》雜誌異想天開,為美西方獻上一條自認的「妙計」,建議亞洲十幾個國家和地區包括日本、南韓、印度和台灣等,共同構成「亞洲替代供應鏈」,希望未來數年可以逐步取代中國,成為全球生產活動重心。這條「妙計」可行嗎?只能說洋人實在太天真。
根據該雜誌的說法,這十幾個國家和地區的出口額加起來和中國不相上下,技術勞工方面也差異不大,取代中國不是問題。殊不知這些國家和地區發展程度不一,基建設施不齊,後勤物流服務更是嚴重不足,不管是硬件還是軟件,都無法和中國同日而語。最重要的是,中國既是單一經濟體,又有舉國體制的優勢,並非其他經濟體能夠相提並論。就以印度來說,雖然人口規模和中國差不多,但無論是經濟規模和市場潛力,還是基建設施和交通運輸,或是工人素質和刻苦耐勞,都遠遠比不上中國,這也正是印度雖然備受西方吹捧但GDP至今還不到中國五分之一的主要原因。
有人說,誰有購買力誰就是老大。這種說法也許以偏概全,不夠科學,但中國市場規模龐大,消費潛力驚人,則是不爭的事實。作為世界第一消費大國,中國吸引愈來愈多跨國企業進入,美西方想要跟中國供應鏈和中國市場脫鈎,絕不是想像中那麼容易。《經濟學人》也不得不承認,整體而言,中國生產能力難以被完全取代。
當然,美西方無法完全跟中國脫鈎,並不表示他們不會繼續搞小動作。特別是美國,必定還會有許多骯髒手段,還會繼續製造貿易障礙。中國必須立足於獨立自主,切實搞好內循環,才能衝破西方的封鎖圍堵。實際上,以中國的經濟體量和市場規模,完全有條件實現自給自足,沒必要再仰人鼻息。過去3年疫情期間,中國家庭累積了約3萬億元人民幣超額儲蓄,可見目前還有很大的消費潛力可挖,關鍵在於如何完善內需市場,充分釋放潛力。
所以說,打鐵還需自身硬。近年中國積極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發展格局,就是為了應付美西方的封鎖圍堵。放眼當今世界,也只有中國才有這種條件。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
人人做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