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龍七公:中字頭又擴軍 科技委新上路

機構改革是今年兩會的看點之一。按照日前公布的《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科技、金融等成為重頭戲。但是,由於如今的改革模式是「黨和國家機構改革」一體推進,且黨的改革才是核心,而兩會限於職能所在,只涉及政府部分,故公布的改革內容顯得散亂。全盤改革的廬山面目,有待兩會後才能顯露真章。
兜兜轉轉 回到原點
若只看已披露的國務院機構改革,便缺乏足夠新意。一是重走回頭路,掉頭開倒車。2018年兩會,將負責引進外國智力人才的國家外國專家局,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劃歸科技部。此次改革,外專局又從科技部復歸人社部。同樣,5年前中國老齡協會從民政部轉隸國家衞生健康委員會,讓衞健委統一管理從搖籃到墳墓的「生老病死」全過程。如今,老齡協會重回民政部。可以說,兜兜轉轉,回到原點。機構改革涉及很多具體工作,如職能劃撥,人員隊伍調整,乃至印章、門牌、文件、網絡辦公系統都需重新製作,且牽一髮動全身,國務院一動,地方省市縣鄉都要隨之大動干戈。那麼,過去5年的這些改革,除了折騰一圈,等於打了水漂。
二是換湯不換藥,還是老一套。中國銀保監會改名為國家金融監管總局,中國證監會從國務院事業單位調整為直屬機構,除了職責微調,其機構性質從事業單位改為行政管理部門。按法律規定,事業單位沒有執法權,然而銀保監會、證監會從成立之初就被授予了行政監管職責,權勢之大超過多數國務院部委,手操資本市場生殺予奪大權,銀行、券商、險企都要仰其鼻息,其人員名為事業單位員工,與黨政官僚別無二致。此次改革,不過是更加名正言順罷了。
本輪改革與5年前一樣,是黨政一體推進,大方向是加強黨的集中統一領導,將重要權力從政府系統收歸黨務系統。國務院改革方案排在第一位的是重新組建科技部,這只是表面文章,深層次改革則是組建中央科技委員會,而科技部則成為科技委的辦事機構。科技部雖仍列為國務院組成部門,但實際上已歸黨務系統領導,向黨務部門匯報工作,聽其指揮管理。
科教是興國之本,從上世紀90年代起就組建了國家科技教育領導小組,由總理擔任組長。5年前,科教分家,教育率先劃歸黨務,成立中央教育工作領導小組,國務院系統另組國家科技領導小組。這一小組本身已涵蓋了科技部、中科院、工程院、軍委科技委、中國科協等黨政軍群各系統的科技力量。另起爐灶設立中央科技委,除抬升權威、進行權力洗牌外,在組織管理方面並無實質性影響。
此項改革是為了加強舉國體制,進行自主創新,應對西方科技封鎖。然而,科技的突破最重要的是以工匠精神,坐冷板櫈,從長計議,若只靠強化官僚管控,往往愈管愈死,適得其反。中國足球,不就是最好的明證嗎?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