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難滿足生活開支 工資低青年呻窮

近幾年來社會轉變大,70、80年代大學生可以講係「天之驕子」,因為當年大學學位少,佢哋剛畢業出嚟社會做事,只要規規矩矩,職場往上流動速度很快,平均30歲已經可以到達中層,40歲就坐上公司高層,下面就可以讓出一些位置畀年輕人向上移動。反觀今天,一個戲言就話:一塊招牌砸下來,砸中嘅10個有9個係大學生,剩下一個仲要係博士。阿哥,物以罕為貴,一多就唔值錢,加上大學生質素每況愈下,練精學懶,又唔吃得苦,冇經驗又要人工高,有可能嗎?
嗱!有大學去年5月至12月期間,分別向18歲至29歲青年進行深度訪談及問卷調查,尋日公布結果,發現有40%受訪青年「自認貧窮」;當然,對「貧窮」或許有不同理解,有人認為「三餐不繼」先算,亦有人認為工資未達港人月入中位數已算,亦有人認為很多目標未達成會導致「精神貧窮」。調查指絕大部分已有全職嘅年輕人認為工資太低,待遇與工作不相稱,亦有指最低工資調整幅度太低,未能受惠。
「牢騷太盛」可以講係年輕人嘅通病,調查收回嘅結果得出青年嘅個人月均生活支出為16,789元,若扣除教育開支,平均每月支出亦達約14,894元。團隊推算,要滿足現時嘅生活開支水平,時薪應要達到71.6元。香港法定最低工資最快今年5月1日起上調至每小時40個大洋,兩年一檢,幾時先至可以調整到70個大洋吖!所以話目前最低工資水平距71.6元仍有很大距離!是以研究團隊表示,最低工資水平應高於同期嘅「綜援」及「職津」,建議當局全面檢討政策定位及實際操作,另將檢討期改為「一年一檢」,以及重啟標準工時立法程序。要求合理,做唔做到又係另一回事!
疫慌3年,依家話就話復常,之不過經濟復甦路漫漫,市道其實冇想像中咁好景,受訪年輕人覺得40蚊最低工資太低,與市場脫節,唔少人認為要「吃得起一餐飯」,即介乎50至60蚊才算合理。咁又係噃,依家食個普通快餐,點都過40蚊啦!
研究又發現,受訪年輕人嘅月入中位數為1.52萬元,佢哋絕大部分均覺得自己人工低、工時長,待遇與工作不相稱,比不上任職其他行業嘅同輩,覺得不滿,並造成壓力。俗語說得好,人比人,氣死人!其實,自己若然不是專業人士,又冇一技之長,地盤工如紮鐵、泥水、釘板,人工每日肯定過千元,佢哋身嬌肉貴,根本都唔會考慮轉行!咁,生存之道,就真係要「睇餸食飯」,即係睇住份糧嚟使咯!當然,團體建議政府重啟標準工時立法程序,訂明每周40小時,以及每月設有加班和總工時上限,睇怕係驚年輕人「過勞死」啩!用意係好,不過香港不是日本,不妨研究研究!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